江蘇省清江中學 高 敏
在我國的教學形式下,教師很注重給學生營造授課環境,給學生設計相應的任務,讓學生自行去探討。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更多的是接受教師講解知識內容,而不能從中提高思考、動手等能力。教師為了改變這種授課狀態,可以給學生制定相應的授課任務,提高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授課任務進行自學,主動去探索相關問題。通過這樣的授課形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讓學生通過自學學到非常多的東西,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目前,任務型教學法被教師廣泛運用到各個教學課堂中,教師運用這樣的方法可以發展每個學生的智力,讓學生更好地解決習題。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在課堂中不能充分運用完善的授課手段,在教學中講解的知識非常單一,并且給學生營造的授課氛圍也非常死板,學生在教學中不能輕松地學習授課知識,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的授課質量也是非常差的。所以教師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授課形式,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給學生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例如,在進行《平面圖形的認識》這一課的講解時,教師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的講解,讓學生可以理解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整理本章節的知識,鞏固知識體系,并且可以體會研究幾何問題的思路與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的能力。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回顧垂線的性質和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建立本章知識結構。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流程圖,帶動學生去思考教學問題。教師可以給學生出一道練習題讓學生來思考:已知直線AB、CD、EF相交于O,∠DOE等于九十度,∠AOE等于六十度,求∠BOE、∠BOC的度數是多少。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問題的回答,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不要讓學生對于思考問題有壓力,同時,在輕松的狀態下思考問題,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授課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快樂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如果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學習的興趣,那么教師給學生安排的授課任務也失去了意義。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多情況下都重視學習好的學生獲取知識的情況以及成績的發展,而忽視了學習稍差學生的學習質量,使班級成績的差距越來越大,這種形式的授課不能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所以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給學生創設的任務要有探索性和開放性。例如,在進行《線段、射線、直線》這一課的講解時,教師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本次課程的講解,可以讓學生輕松掌握線段、直線、射線的定義,然后給學生講解具體內容,安排任務。教師首先可以用課件給學生展示圖形,問學生所展示的圖形是什么,再討論具體問題,如:從火車站到汽車站,哪條路線能更近一些?為什么呢?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授課形式,可以帶動學生的思考潛能,讓學生更高效地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并且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教師的授課標準。
在現如今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光要注重自己的授課質量,還要看重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傳統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安排的教學活動非常簡單,不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而是手把手地帶著學生去做,看上去有自由探索環節,但實質上學生沒有一點自由性,所以教師要改變這種傳統的授課狀態,放手讓學生進行授課活動,并且可以明確授課目標。例如,在進行《正多邊形》這一課的講解中,教師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的,通過本節課的講解,要讓學生掌握正多邊形的特性,教師首先用幻燈片給學生播放幾組圖片,讓學生去對比,并且說一說什么叫作正多邊形,思考正多邊形有沒有外接圓?仔細想想怎樣由一個圓得到一個正五邊形呢?通過這樣的提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問題的思考中,教師也能達到自己設定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很多的授課形式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任務型教學法就是其中的一種,但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不管運用什么樣的授課方式,都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要反思自己的授課效果,給學生合理安排授課任務,同時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