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禎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 ???570100)
在當前城市的發展建設中,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得到滿足的同時,也開始追求精神上的休閑和放松。花園園林是城市人們接近自然最合適的方式,近年來在很多城市中花園園林都取得了較多的建設。
在花園園林設計施工當中,應注重美觀、實用、經濟等要素,不僅要考慮到花園園林的自然美麗和生機盎然,對其實用性、可持續發展性也要加以重視。
花園園林設計文化傳統不同,世界各地園林均有其特色。東方花園園林藝術,主要包括中國古典風景園林作品,其表現的大多是自然山水,在我國花園園林設計中,融合了傳統哲理邏輯思維“道”。運用順勢而為的中國傳統思想,在南北園林設計施工中的體現較為明顯。比如,北方的洛陽園林、北京園林建設以及南方的嶺南建筑風格,都體現出了順勢而為的特點,對人與自然的和諧十分重視,體現出了中國人傳統哲學理念和智慧。在西方哲學思想中,注重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因此,西方花園園林中幾何圖案比較多見,比如阿爾罕布拉宮、法國凡爾賽百花園等都體現出了西方花園園林設計的哲學思想。
在花園園林建設中,園林維護內循環十分重要,對于園林的生態化、可持續化發展至關重要。在當今社會中,人們已經認識到維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在花園園林設計施工中,也要注重維護生態環境。花園園林中自然生長的樹葉和樹枝、草坪修剪的雜草等,都會影響園林景觀和生態環境,特別是在一些大型園林中,運送這些垃圾還需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此,花園園林維護內循環能夠將這些自然垃圾就地粉碎堆肥,可循環利用,并節省垃圾運送的成本。這在花園園林設計中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也體現了我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甚至與一些西方哲學思想也不謀而合。在實際操作中,設計藝術、設計技術等都沒有難度,但需要考慮將環保的概念融入園林設計,將園林景觀維護自然生長,建立內循環堆肥分解系統,這對于現代花園園林的建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人類文明精神中,哲學是一個重要的部分,使人類文明、科學技術不斷前進。哲學雖然是一種理論性研究,但能夠對實踐活動起到指導和輔助的作用。比如,在花園園林設計建造中,就可以充分運用哲學思想。在我國古典園林中,能夠深刻反映出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古典園林設計中蘊含無窮的變化,沒有任何形式限制,曲徑通幽、以小見大、情景交融,在內外部空間中能夠相處和諧,依山傍水,順其自然。家庭式的花園園林設計中,一般以家庭為中心,采用建筑包圍庭院,比如北京傳統的四合院等。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比較崇尚老子的道法自然、知和日常、知常日明,提出了道、無為、自然等哲學思想,這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老子的哲學觀重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符合現代的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綠色發展的思想。人類是源于自然并與自然相統一的,因此,只有在自然賦予的環境中才可得以生存。人和自然之間不應是緊張對立的關系,人類在花園園林設計建造中,也不能忽視自然之理。我國傳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符合當今社會可持續發展理論,以此為理論基礎,在花園園林設計施工與園林維護內循環中,無論園林面積大小,都應設計劃分獨立的堆肥分解區,充分發揮園林內循環和分級循環功能,達到與原始森林一致的生態平衡,進而體現中國傳統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思想?,F代園林設計中,專門劃分獨立的內循環功能區是一個較大的進步,同時,也具有深刻的生態理念和哲學意義。
在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中,景觀花園是一個重要的產物,利用哲學的思想分析,主要包括經驗、形式、預測、選擇、超驗等問題。隨著時間的延伸,景觀設計逐漸成熟,無論是中式還是西式園林,都具有各自的景觀布局和形式方法。中式花園園林受到東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主張道法自然,人工雕琢較少;西式花園園林受到西方哲學思想的影響,以人工幾何規整形式呈現。
對于未來的景觀化設計,需要根據以往的經驗,對未來進行預測和分析,通過經驗觀察、形式推演等部分的結合。在景觀設計當中,單純的美觀更加重要,應多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設計施工因素。此外,對于什么樣的景觀才是優美的這類問題,并沒有標準答案,在人類文明發展的不同時間段,都會得到不同的回答,這也體現了哲學的基本性質,是以實際經驗自形而上為基礎,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哲學思想在不斷發展與進步,而哲學的前進,對于某個問題的無法永久解決有著直接的影響。
在本文的研究中發現,在花園園林的設計施工中,對于景觀分區的設計與規劃,應盡可能建立獨立的功能分區,即堆肥分解區,提升花園園林自我維護內循環能力,從而實現花園園林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運用這些思想加以分析,基于哲學思潮的發展,逐步提升花園遠離設計施工與園林維護內循環的可行性與合理性。在設計當中進行充分的考慮,施工過程中提升花園園林的生態性和可持續性,進而使花園園林的發展取得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鄭闖.花園園林設計施工與園林維護內循環初探[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06):79-80.
[2]路萍.屋頂花園規劃設計與施工技術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3(10):66-70.
[3]劉謙.從設計理念及后期管護淺析如何營造節約型園林[J].現代裝飾:理論,2014(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