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附屬福清德旺中學 陳 芳
數學雖然難倒了一大批學生,但是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在數學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融合在一起。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的數學知識,還要學生通過數學復習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解題能力、數學素養等。高三數學主要是復習教材內容,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出符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復習計劃,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和復習效率。
目前,在高三數學復習中,有些學生缺乏主動性,教師帶著學生復習,但是學生沒有聽進去,還有的學生只聽教師講,不做筆記,也不對知識進行梳理,有的學生只會埋頭苦做,不會總結學習方法。教師應該分析高三數學現狀,對現在高三數學教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
在高三數學復習中,教師應該先給學生打基礎,讓學生為后邊復習知識做鋪墊,讓學生對以前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和鞏固。作為高三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反思,找出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讓學生愛上數學、學好數學,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高三數學復習是一個長遠的過程,這一過程枯燥乏味,所以學生應該有定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學生的自主能力達到復習目的。但是在高三學生中,很多學生沒有樹立自主學習意識,教師梳理,學生跟著教師走,學生看起來在跟著教師思路走,其實自己的注意力已經不集中了,教師也沒有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所以學生也不會根據自身學習數學的情況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應該在復習過程中,根據學生情況以及教材某些內容的特殊性,給學生制定符合自身的學習計劃,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比如:在復習立體幾何中《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根據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復習情況,給學生制定出符合自身的學習策略,教師應該要求基礎差的學生先背誦定理,找出同類簡單證明題,先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指導他們如何審題、破題并解題。對這一節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指導學生將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進行書面總結,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引導,最后學生再進行梳理,用這種方式可以使教師對學生自身的數學水平以及每一章節的掌握程度更加了解,而且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更加有自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學生在數學解題中,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有些學生缺乏對邏輯思維的鍛煉,教師應該制定相應的計劃,讓學生能從不同角度出發解決數學中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及邏輯思維能力。
比如:人教版高中數學《隨機抽樣》《概率》章節中,教師可以將書中的例題進行改編,對原來的習題進行“加工”,同一種意思同一種解法,只是將問題里的描述內容改變了而已。
教師在高三數學復習課中,應該將數學教學中的方法進行改進。教師可以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能夠從數學實際出發,結合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決。讓學生在高三數學復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地進行思考,找到數學中的解題技巧,讓學生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思維模式,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而且總結出每一種解題方法的優點和缺點,用多種解題方法解出一道題,用一種解題方法解出多道題,讓學生把數學題做活,但是教師應該注意讓學生通過驗證總結出并不是所有的題目都適合一題多解和多題一解。
高三數學復習就是讓學生尋找自己不懂和不理解的地方,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積極的指導,教師和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在溝通中找出學生在數學復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對基礎數學知識的掌握,讓學生理解知識。在高中數學中,學生必須掌握記住公式,才能在數學解題過程中更加快速地解決問題。如果學生記住了公式但是沒有技巧,總是生搬硬套,而且思路也不對,這就說明學生掌握了,但是卻沒有理解。所以,教師應該積極進行溝通,讓學生在數學復習過程中將自己不懂的內容及時反映給教師,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會數學,理解習題。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數學《正、余弦定理與解三角形》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教師仔細觀察學生,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自己討論問題。在高三數學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進行全部公式的整理和理解,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探討,對數學中不理解的或者學生自身認為存在的問題,教師應該進行積極的引導,在課上對較難理解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習題練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在高三數學的復習中,應該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在每堂數學課結束后,讓學生進行反思,通過反思總結出這一堂課中自己存在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和理解程度,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教師應該積極觀察,在學生自己思考不出對策時,教師進行指導,這樣可以加深對公式和習題的印象,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比如: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后,讓學生在下課之前反思哪里還有不懂的、依然有疑問的,教師再進行講解,或者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名學生提出問題,所有學生一起反思,這樣對一位學生鞏固了知識,就等于對全班同學鞏固了知識,讓不懂的都弄懂。
教師在高三數學復習課中,不僅僅只傳授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在學生復習過程中經常鼓勵和幫助學生,讓學生有信心。每名學生都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師應該在高三數學復習過程中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出來,讓學生了解數學,讓學生感覺數學并不是那么難以理解,數學也并不是枯燥乏味的。
比如:教師可以在節假日或者課下組織社區活動或者社團活動,將課本中的知識與課外數學知識進行結合,高年級的學生和低年級學生一起進行探究活動,在探究過程中,將自己不理解或者感覺有趣的數學問題帶到探究活動中來,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地提出問題,然后進行分組討論,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讓學生在這種探究活動中汲取社會經驗和數學解題經驗,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課本內的知識,還可以掌握一些課本外的知識。教師也可以利用時事政治新聞,將這些時事政治新聞與課本內的公式相結合編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觀看關于數學的綜藝節目,當視頻中提出問題時,教師將視頻暫停讓學生進行討論,討論完畢后教師將視頻打開,讓學生知曉答案后,教師再為學生分析。
總而言之,在高三數學復習中,教師應該將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統一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統一的指導,但是教師也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應該充分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個性差異,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數學,教師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問題,找到解決辦法,提高高三數學復習效率。教師也應該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積極學習一些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知識和多方面的知識,教師還可以搜集一些國內外的例子或者新聞,將這些時事政治與數學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高三數學復習中也能夠有樂趣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為高考進行充分的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