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南川區古花鎮中心小學校 張曉莉
數學作為一門偏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很多人都對其產生了畏難情緒。其實,如果教師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靈活生動的教學形式,數學也一定會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小學數學知識的難度還不算太高,教師應通過教學創新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數學學科的學習決不能只停留在書本上,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活動實踐能力,讓學生形成心、手、口、腦并用的綜合性思維范式,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其將理論與實際現結合,把抽象知識運用于對現實生活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豐富的實踐活動,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把概念公式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寬思維范式。生活化的教學形式有利于實現師生的互動交流,調動學生積極性,踐行體驗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例如,我在講解《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一課時的時候,開展實踐教學法,因為東、南、西、北屬于概念性知識,小學生在第一次接觸時會產生疑難,所以需要教師結合實際進行教學。我首先提問:“太陽是從什么方向升起來的呢?”學生基于以往的知識,異口同聲地回答:“從東邊升起。”“那今天老師就教給大家如何識別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帶領學生來到操場,“指一指,太陽從什么方向升起呢?”我做出正確示意手勢, “再指一指,太陽從什么方向落下呢?”我說出東西為相對的方向,身處實地講解東南西北的判定方法,如此便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將理論知識生動化、靈活化、具體化,從而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所謂情景式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結合小學數學教材的具體文本內容,從不同的角度設問,圍繞特定的教材模塊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圍繞課本內容進行自主探究。這樣在問題情境的指引下,可快速培養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進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推動有效教學課堂的體系構建。情景式教學模式是推動小學數學學科素質教育目標得以順利實現的重要方式。
例如,我在教授《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組織同學們進行實際情境的演示,利用多媒體展示出超市的背景畫面,我說:“好了,今天老師的身份有些不同哦!老師今天是超市的店長,同學們都是顧客,歡迎大家來到老師的小店。”我利用學生的一些文具,還有我事先準備的玩具、書籍等作為商品模型,分別標價鉛筆1元,鉛筆盒5元,玩具熊8.5元,《格林童話》15.5元,學生在活動中發現了小數點“.”的出現,我說:沒錯,這個小黑蝌蚪一樣的東西就叫作小數點,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探究竟,把喜歡的東西買回家好不好?”課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展開。合理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都喜歡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形式,語言幽默詼諧的教師,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與喜愛。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優化課堂模式,變傳統枯燥單一、機械無味的說教式課堂為靈活有趣、極富魅力的新型課堂。游戲模式的合理運用可以說是老師最好的幫手了,小學三年級數學的知識尚不算難,但小學生往往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所以合理的小游戲可以較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課堂的展開也會更加順利。游戲的滲透可以很好地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加快教學進程,寓教于樂,游戲與知識的融合也會使得知識更易理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例如,我在講解《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這一課時,我會使用一些教具來進行課堂教學,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堂興趣,我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了大家日常會玩的七巧板,給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玩一玩、拼一拼,在玩的過程中學,我還用魔方作為教具,告訴大家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正方形, 之后在黑板上列出正方形面積公式: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通過魔方的直觀結構,增加學生對圖形的敏感度,實際的教具加深了學生對圖形的認識,直觀的圖形、多彩的顏色激發了小學生的求知欲, 游戲式教學節省了教學時間,開發了學生心、手、口、腦綜合運用的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學習至關重要,基礎的牢固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數學成績的高低。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結合社會生活,創設合理情境,并合理融合游戲活動,使教學變得有聲有色,寓教于樂,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