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阜寧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單春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們的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教師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了新型的教學理念和趣味化的教學方法,與此同時,也更加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的教學質量。具體來說,促成小學數學高效教學的方法有很多種,本文將簡單提出三種典型的方法。
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我們的教學理念得到了顛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逐漸被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式的教學所取代。為了促進學生發現新知識,我們需要設計相應的操作實踐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實踐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完善實踐的過程,更要引導學生在操作實踐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數學思維。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我們更加注重對小學生進行自然的教育,以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依據,培養本身應有的觀察思維和感受能力,這才是教學應有的態度。思想要比知識重要,思考要比學習重要,所以說我們應當利用操作實踐來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
小數的加減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知識內容之一,為了能夠讓小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法則,體會小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我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實踐活動。我提前讓學生準備好一些卡通零錢(如十元、五元、一元、五角、一角等等),然后創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在實踐過程中模仿購物過程,對付錢和找錢進行操作,體會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思考小數加減法應該如何進行。比如小明買了3.5元的水果,他付給營業員5元,營業員應該找給他多少元?經過計算,學生可以得知應該找1.5元。通過這種操作,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類似于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操作實踐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增長實際學習經驗的過程,這個過程對于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提到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大家都會把這種活動自動分成兩種類型,一種類型就是比較常見的自主學習活動,另一種類型是合作型的實踐操作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往,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型的教學活動更加注重學生思想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證實或得到一個結果,是一個非常愉悅的過程。通過調查顯示,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心情和情緒會更加愉悅、積極,從而達到打造高效教學的目的。
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利用扇形統計圖進行統計的時候,為學生布置了一個合作類型的操作實踐作業,這個作業的內容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后調查一下所在班級同學喜歡的課外活動的類型,并制作成統計圖。同學們之間相互合作,科學分工,有的學生負責對班級同學進行劃分,為小組成員布置采訪任務;有的學生負責對班里的學生進行訪問調查;有的學生負責記錄調查數據;有的學生負責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有的學生負責最后扇形統計圖的繪制……在大家的配合下,每位學生都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合作,同時也對于統計這部分的知識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數學課堂的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每位學生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一些學習技巧,掌握一定的數學方法,這就是合作實踐的目的和優勢。
做練習是數學課的常見教學活動,因此在這方面我們可以下功夫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在數學練習中,學生應當學會審題,對題目中的關鍵內容進行分析和理解。很多學生都會將審題看作一種表面形式,但實際上審題的效果決定了解題的效率。眾所周知,審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順利地解決問題,而靈活的解題離不開對題目的詳細分析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靈活解題是審題的目的,不同的問題有不同的答題技巧。所以在培養小學生的審題能力時,教師應當重視向學生滲透解題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形成技能。
比如在面對工程類問題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的審題效率有一定的提升,我在課堂上向學生教授了解決工程問題的一些技巧和公式。工程問題只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三方面的聯系,一般來說,主題都是一項工程、一項工作等,在做題時,應當用單位“1”表示工作總量。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時間=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總工作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如題:一項工程,A團隊單獨做需要8天完成,B團隊單獨做需要10天完成,現在兩隊合作,需要幾天完成?在對這道題進行審題的時候,應當知道這項工程的總工作量為單位1,那么A團隊的效率就是1÷8=1/8,B團隊的效率為1/10,工作時間是工作總量除以合作效率的商,列式計算就是1÷(1/8+1/10),然后計算出結果。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是知識的傳授者,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教師應當注重向學生傳授一些解題方法和技巧,促進學生完成審題目的,提高解題效率。
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發展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是師生的共同愿望。為了能夠讓這個愿望落地生花,變成現實,需要教師不斷付出,也需要師生間的共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