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第一小學 王雪琴
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引入到了教學工作中,它為學生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多姿多彩的教學內容。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知識掌握不牢固以及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廣大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優化教學策略,借助合理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將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才能調動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深化學生們的課堂認知基礎。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在哪一個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因此,教師應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們創設生動的情境,引出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喜歡上數學這個學科。
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兩、三位數乘以一位數》這一節內容時,首先,在課堂上我以這樣的情境導入:“學生們,你們去超市買過東西嗎?”學生們紛紛回答:“去過。”我說:“其實,生活購物中有不少與數學相關的知識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ù蜷_多媒體課件,出示相關圖片)蘇阿姨在超市買了3箱牛奶,每箱30元,阿姨帶了100元,不知道錢夠不夠,你能幫她計算一下嗎?”給學生創設解決問題的數學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們紛紛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幫助阿姨出主意。學生說:“用加法,共需要支付90元?!苯酉聛恚依^續對學生們引導:“你們誰還有簡單的辦法嗎?”接下來,我引出課題,帶領學生們學習這一節課的內容。最后,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們再次展示了一些乘法計算,深化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從學生樂于助人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幫助他人,從而解決數學問題,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們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再對學生們展開指導,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學生們掌握知識,還點燃了他們學習數學的欲望。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高的學科,對小學生而言,理解難度較大。學生的思維比較具體形象,單純地灌輸數學的理念,只會加深學生的厭煩情緒。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巧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將教學內容中抽象的數學概念轉化為學生們容易接受的具體形象,讓課堂從枯燥變得有趣。這樣一來,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堂體驗,還使課堂教學高效展開。
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這一節內容時,首先,我在課前備課階段就為學生們準備好有關這一節知識講授的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有關蜻蜓在秋天的田野里飛的視頻,吸引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視頻播放完畢后,將一只蜻蜓框放為平面圖形,從圖片中剝離數學圖形,并問學生們:“觀察這一只蜻蜓,你發現了什么特點呢?”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回答:“蜻蜓的左右是相同的。”讓學生們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我把學生們描述的特征記錄到黑板上。通過視頻播放,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課堂上,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將蜻蜓對折后兩部分完全重合,為學生們引出對稱這一個數學概念,讓學生們初步認識軸對稱,理解軸對稱的含義。同時,我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們展示了大量的軸對稱圖形,并問:“下面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呢?”學生們在課堂上各抒己見。最后,我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是軸對稱圖形,課堂效果很好。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用多媒體圖文結合、聲像俱佳的效果豐富了課堂的形式和教學內容,帶領學生們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具體,使復雜變得簡單,有助于學生理解。因此,教師應為學生營造一種活躍的課堂氛圍,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這樣一來,不僅能使學生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還能開闊學生們的視野。
數學的抽象性很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傳授學生們數學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運用多媒體,將數學知識展示出來,讓學生們自己探索、思考來學習數學,從而發展學生們的圖形思維能力。
比如,在帶領學生們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節內容時,首先在課堂上,打開多媒體課件(出示蛋糕圖),利用多媒體動態特效,將蛋糕平均切開,并問:“我們把蛋糕切成了幾份呢?”學生們在課堂上回答:“蛋糕被分成了兩份?!苯酉聛恚依^續對學生們引導:“半個是其中的幾份呢?”學生們紛紛回答:“一份?!痹谡n堂上,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們自主探索數學知識,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我再對學生們進行引導,提高他們數學的學習能力。我對學生們的這一節內容進行總結,最后,我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操作,折長方形紙片的二分之一,感悟這一節課的內容。
由此可見,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們在知識上的點撥,還要培養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深化數學,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還加深了學生對分數的認識。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活躍課堂氛圍,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創新意識,發揮他們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讓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學生才能真正做到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