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第五中學 王瑞芬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教學工作中,要做到拋磚引玉,為學生介紹新知識時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思考的能力。高中數學教學尤其需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雖然數學是純計算的學科,每一道練習題都有固定的答案,但是演算過程卻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演算過程能體現學生不同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教師想要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自主創新能力,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高中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形成了自己的數學思維模式。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需要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培養更靈活的數學思維,提升數學素質。高中教師的數學教學工作應該更偏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指引學生提升自己的數學素質。那么,如何調動高中生在數學課堂上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呢?
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在給學生做好引導的同時,要給學生營造好的學習環境。由于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傳統數學課堂氣氛比較枯燥乏味,而且基本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機械地在接收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不到鍛煉,學習興趣和自主創新能力得不到提高。為了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把數學知識用另外一種方法表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吸收。有趣的課堂活動比單調乏味的數學知識的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教師在講解數學課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融入這一課題中。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使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還能幫助學生在自主思考的過程中更好、更高效地吸收數學知識的精華,掌握數學知識的原理之后,學生才能利用知識進行轉化和吸收,在做題時才能根據題目快速聯想到知識點,并且能看懂題目中知識點的運用方式。有趣的課堂氛圍對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有極大的益處。思維是一個人解決問題的關鍵,思維方式的鍛煉和培養不僅在教學中很重要,在生活中也需要時刻運用思維來解決問題。我們可以從某個人說話的方式、語氣看出這個人的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當下的高中數學教育過于注重學生知識的接受和運用,而對學生思維的鍛煉有所欠缺。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多注重學生思維的鍛煉,教授學生正確、有效的思維方式,學生只要思維明確了,學習和做事就能清楚明白。由此可見,高中數學課程中思維的重要性。數學教師在講數學題的時候,告訴學生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教師要看到學生的做題思路,也就是學生的思維是否明確。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探討,鼓勵學生大膽向老師提問,這樣的課堂更有趣,更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自信是一個學生需要培養的重要品質,自信的學生面對問題時對自己有信心,而且會鍥而不舍地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而不是早早放棄。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教師最好能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布置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可以在基礎練習題后加一些較難程度的練習題,讓他們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將會大大提高;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就布置平常的練習題,從易到難,一步一步,讓學生自己慢慢掌握新的數學知識。高中數學教師給學生留的作業要有技巧,循序漸進,讓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能夠到達同一水平。
因材施教的方式更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而且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看到每個學生對數學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數學基礎知識的運用熟練程度,再根據作業質量情況適當調節每個學生的課業任務。除了細化針對性教學模式以外,教師還需要根據全班的學習進度來不斷調整教學進度,適應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如果通過測試或作業反映出對于新知識,多數學生完全掌握,那么下節課就可以進行新的課題,而對于還沒有掌握這部分知識的少數同學,可以采取課后補習或者其他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會讓學生產生學習跟不上的心態,不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而且相比之下,這種方法是比較切合實際的。
高中數學教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每位高中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提高學生對數學的關注度,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會自己主動去探究數學知識。教師還要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和學習信心的培養。良好的思維模式能幫助學生在自主創新的過程中更高效地解決問題,數學信心能使學生不畏艱難,敢于探索更深奧的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