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藍坊鎮中心小學 簡伍德
數學的學習方式不勝枚舉,筆者將一一匯總所觀察到的各方采用的一些較為有效的方法并與大家分享。比如題海戰術、互助小組、將數學延伸至生活等。從細節上描述這些方法的可行性,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為學生的數學學習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眾所周知,題海戰術是數學學習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學習方法。一道題,第一遍做不會,第二遍做懵懵懂懂,第三遍做信手拈來,第四遍、第五遍就宛若生物本能了。這樣的題海戰術,是提高學生分數的一項強有力的手段。但這種機械式的重復做題也消磨了學生的興趣,為孩子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筆者并不建議大批量的進行題海戰術,而是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重復的練習,這種重復性的練習也要適可而止。一些最基礎的題型,根本不必要顛來倒去地反復做,只需要定期進行檢測,以免學生生疏即可,真正需要重復訓練的是那些難題。筆者認為的題海并非是重復做新的題目,而是將過往的錯題反復拿出來咀嚼。這就要學生建立一份專門的錯題本,搜集自己的錯題,方便后期回顧與檢查,這樣就能極大地節省學生的時間以及精力。考慮到學生自身年齡限制,如果家長想要將錯題本做得更加精致準確,也可以加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但是筆者并不建議家長代替孩子進行錯題整理,因為錯題整理也是一項學習的過程。美國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波利亞就曾指出:“學習任何東西,最佳的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學生通過不斷的整理錯題,能更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薄弱環節,使得接下來的學習工作變得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針對性。
學習并不單純是一個人的事情。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學習道路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老師,學習這一過程無需拘泥于彼此的身份。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老師可以教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學生也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而且有時學生甚至比老師更清楚該如何去向不會做題的同學講述這樣一道題的解題思路。畢竟老師距離“不會做”這個概念已經遠去很多年了,有些環節并不一定比剛剛接觸的學生更加了解、更加有感觸。所以,讓學生來教學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
當然,這里授課的學生并非特指某一個學生。筆者以為,可以采取“教師輪流做,今天到我家”的教學互助小組的模式。畢竟小學階段還未涉及真正較高難度的數學學習,學生之間學習水平差距也沒有那么明顯,同時,各自也有各自相對擅長的領域,那么互相組成一個小組,輪流做各自的老師,不僅能夠讓“老師”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獲得更大的自信心以及更多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讓“學生”得到身為同齡人的“老師”的學習方法指點,獲得更多的啟發,也能找準自身的定位,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
不過,這種方法對數學老師的要求就比較苛刻了因為這種搭配型的分組需要老師對學生們的數學水平以及各自擅長抑或是不擅長的領域有所了解。同時,小學學生尚處于心智不成熟的階段,磨合過程中也許會出現許多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對各個小組的學習進展情況進行密切的關注以及及時的糾正。最后,要適時調整各個分組的人員分配,讓班級每個同學輪著來一遍,也能加深學生之間的了解。這種分組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還能提升學生之間的熟悉度以及親密度,可謂是一舉兩得。
數學在大家的眼中,已經變成了單純的所謂選拔人才的方式,而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卻產生了嚴重的脫節。這是我們現代數學教育模式的異化,也是社會各界對數學的錯誤認知。數學雖然更多的是概念性的知識,但其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會服務于生活。
比如,學習數學所必需的一項能力有空間幾何概念。筆者以為,可以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空間概念,比如積木游戲。許多個積木最終構建成了一個個充滿奇思妙想的圖案,而且孩子從各個方向觀察自己的作品時,也不斷地在腦海中對積木的幾何形態進行勾勒與演繹。這樣的演繹是出于發自內心的喜悅與熱情,而非枯燥乏味的學習工作。所以它能帶給學生的觸動是巨大的,也能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回憶。這樣的學習方式,誰不喜歡呢?
又比如數獨,一項有趣的數學智力拼圖游戲。在每一個小九宮格中,分別填上1至9的數字,讓整個大九宮格每一列、每一行的數字都不重復,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數獨的玩法雖然邏輯簡單,但是數字的排列方式卻千變萬化,是鍛煉學生腦力的一種極好的方法。
當然,寓教于樂的方式絕不只有積木和數獨這兩種方法,筆者只是告訴大家兩種運用范圍比較廣泛的方法罷了,更多的學習方法還需要廣大學者進行探尋。但筆者最終所希望要達成的效果遠非如此,筆者真正所希望的是大家能夠牢記,數學并非是脫離實際生活而存在的單純的選拔性測試的手段。數學是緊密貼合生活的,需要大家從生活中進行探尋,在生活中進行運用。只有大家自己主動走向數學,數學才樂意走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