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第一中學本部2016級(8)班 上官心悅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改變,最近“佛系青年”一詞刷爆朋友圈,以此作為對新青年的一種稱呼。我認為“佛系”只是一種外在的口頭表現形式。人生在世誰都不易,從中看到的是新時代青年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你可能認為“佛系青年”他們覺得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其實不然,新時代的青年做事雖然沒有吶喊出激進的口號,但是內心卻有著頑強的拼搏與持之以恒的追求。正如村上春樹所說:“終點只是一個記號,其實并沒有什么意義,關鍵是這一路是如何跑的?!?/p>
人生有太多的曲折和不如意,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完全沿著理想的軌跡前行。生活就像巧克力,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么味道?!胺鹣登嗄辍庇只蛟S更期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妙。其實,我認為近幾年的熱詞“工匠精神”也與“佛系青年”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絲不茍、純粹嚴格的品質。淡定派的佛系青年,雖然滿腔熱血沒喊在口頭上,而心中追求的正是這樣一種認真的純粹。
天目孤人江有庭二十年如一日的感受,燒至天目。他要求完美,每天自己面對自己,不聽音樂,不看電視,過著與世隔絕的淡然生活——他的心中只有如何做好天目。江有庭的“佛系”態度成就了一位天目巨匠。正如孔子所云:“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痹絹碓蕉嗟募夹g青年,不就是在這看似如此淡定地追求著技術的精湛和精益求精嗎?
“佛系青年”不僅有著淡然的處事態度,還有著新時代的包容思想。
也許,在你的印象中,中國依舊是那個浮躁、忙碌的中國。隨著小康道路的順利進展,如今的中國更講究生活輕松與身心愉悅,人們工作和生活的節奏也漸漸放慢了。
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道道工序,耗時經營的民俗烹飪美食,到共享單車慢節奏的騎行,無不體會到生活的從容不迫。再到“一帶一路”“新海上絲綢之路”這些宏偉構想,也隨處展示著大國的包容與友好。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就是應該與時俱進,多一些內心的淡定與包容。
伴隨世界高速前進的步伐,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嶄新姿態創造著新的歷史。國家要發展,發展就需要有技術、有耐心、肯包容的“佛系青年”。愿我們新時代的“佛系青年”帶著這份淡定與包容,帶著過硬的技術和知識為祖國的繁榮貢獻青春!
點評:作者從刷爆朋友圈的網絡熱詞“佛系青年”著筆,提出新時代青年應該保持內心的淡定與從容,然后以天目孤人江有庭二十年淡定專注于天目研究,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民俗烹飪美食”,“單車慢節奏的騎行”等事例,并引用孔子、村上春樹的名人名言來加以論證,最后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就是應該與時俱進,多一些內心的淡定與包容”作結,并與開篇相呼應,其論證嚴謹縝密,行文流暢,是一篇不錯的議論文。可見作者對社會生活的關注,以及由廣泛的閱讀涉獵而獲得的豐富知識,是寫好議論文的重要基礎。(特約教師:湖北省宜都市潘家灣民族中學 葉紹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