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徐曉磊 汪洋 牛立亭 李昕宇 韓瑋
今天的農資行業正在歷經變革,企業在技術裝備水平、產品適應能力、開發能力方面均有大幅提升,行業整體產品多元化程度正在提高,創新力度正在加強,綠色發展理念正在融入企業發展的藍圖之中。
10月15日,以“減量增效,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十屆全國肥料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在江西南昌舉行。本屆展會活動豐富,精彩紛呈,亮點突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天金、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陳友權、江西省農業廳副廳長劉光華、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凌衛、中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會長陳生斗、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秘書長李光等領導嘉賓出席了開幕式。會期內有超過400家企業參展,參會人員近3萬人。

2018年,對全國肥料“雙交會”來講,是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從創立至今,已走過了20個年頭.今年,“雙交會”來到江西南昌,為江西農業再次帶來綠色發展的全新動力。
綠色生態是江西的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劉光華表示,江西省各級農業部門始終樹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此次會議將對全國土肥水技術推廣和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陳友權表示,肥料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在促進我國農業正常發展和農產品有效供給方面功不可沒;但我們應當看到,目前,我國肥料的種類、數量、質量和施肥方式都難以適應種植業轉型升級的要求,尤其是多樣化、功能性特色農產品生產,迫切需要一系列高效、綠色、機械化施用的專用肥料,特別需要大幅度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本屆“雙交會”以“減量增效,綠色發展”為主題,充分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反映了肥料企業和農民朋友的共同心聲。希望各方利用這個平臺,開展廣泛的合作與交流,充分展現肥料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
本屆展會,活動豐富,亮點突出。
一是權威性突出,緊盯政策走向。隨著國家農業政策的改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果菜茶有機肥替代、綠色發展等已成為當前的焦點。本屆“雙交會”緊貼主題,舉辦多場主題報告會及相關論壇活動,邀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領導、知名專家深入闡述政策改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二是導向性突出,行業名企匯聚。本屆全國肥料“雙交會”匯聚了國內一線肥業名企,傳統肥料、新型肥料展商平分秋色、各展風采,尤其是江西省內知名肥料企業悉數參展。
三是專業性突出,全系列集中展示。展館共設置了八大展區,即肥料原料與產品展區,水溶肥與水肥一體化技術設備展區,綠色食品專用生資展區,肥料生產、包裝、施用機械設備展區,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成果展區,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展區,全國土肥水科研成果展區,農資電商和農資媒體展區等,確保了每一類產品都有專門的展示區域和形象設計,增強了綜合性展會對專業性的要求,也滿足了不同行業采購商對不同展品的觀展需求,確保展會的形象更加新穎先進,內容更加務實專業,服務更加細致完善。
四是創新性突出,九大活動共襄盛會。本屆“雙交會”在組織上更為周密,會期活動除組委會舉辦的外,行業協會踴躍參會、積極組織,更加豐富,亮點活動包含:開幕式、主題報告會、全國土肥(耕肥)站長會議、中國農技推廣協會六屆二次理事會、2018尋找全國農化服務明星頒獎典禮、2018氮肥行業營銷工作會暨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與產品推介會、第十三屆全國堆肥大會、“守護土壤安全,拒絕肥料染色”大型公益活動接力儀式暨2018中國土壤安全與生態用肥論壇、中國人民大學農資班企業家峰會等共9場。
五是實效性突出,精準邀約需方觀眾。組委會通過開展“農資千里行”活動,除了往屆的傳統專業觀眾等,還吸引了來自江西省家庭農場聯合會、江西省農業產業化聯合會、新型職業農民等的加入。
今年適逢全國肥料“雙交會”創立20周年,大會得到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二十年來,全國肥料“雙交會”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豐富,影響不斷提升,已成為全國肥料政策發布的重要媒介,信息交流的首選平臺,企業展示的最佳窗口,產品交易的優先場所,多次被評為國家4A級農業專業展會。
199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周年。改革開放極大地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中國的肥料行業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年的快速發展,到二十世紀末已經完全實現了數量上的充分供給,同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即,肥料行業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全國農技中心從全局的高度、從行業發展升級的高度著眼,決定打造全國肥料行業的交流、交易平臺——全國肥料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簡稱全國肥料“雙交會”)。就這樣,1999年,由全國農業主管部門主導、各省市區土肥水系統共同參與、肥料企業唱主角的大舞臺應運而生。
廣西壯族自治區土肥站慧眼識珠,搶先申辦了首屆全國肥料雙交會。首屆“雙交會”規模雖然只有100多個標準展位,但是意義非凡,它是“雙交會”的起點。從此,“雙交會”不斷發展、不斷壯大,才有了今天行業公認的金字招牌。“雙交會”的舉辦有力促進了廣西肥料行業的發展,廣西土肥水工作的成就也在全系統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2005年,第七屆全國肥料“雙交會”來到云南昆明,本屆“雙交會”除國內優秀代表和企業外,還有來自緬甸、老撾、越南、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的代表,這是外國同行第一次以政府形式組團參加“雙交會”,也是第一次提出了“立足全國,聯系南亞,放眼世界”的口號。本屆“雙交會”既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當年農業部組織的“測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動”的標志性活動之一,意義十分重大。
20年來社會和市場飛速發展,企業的宣傳方式和重點在變,農資營銷的模式在變,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方式也在變,市場的熱點更在變,“雙交會”的組織工作也在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以適應市場的發展和變化。
2011年,“雙交會”首次引入鄭州恒達會展服務有限公司作為承辦主體,開啟了“雙交會”承辦方式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的改革進程。經過多年的努力進取,全國肥料“雙交會”在展會規模、辦會質量、知名度和影響力等方面逐年提升,已成為目前國內肥料行業最負盛名、最具品牌價值的交易盛會!
2018年,江西南昌第二十屆全國肥料“雙交會”具有特殊的意義,全國肥料“雙交會”迎來了它20歲的生日。回顧二十年的舉辦歷程,雙交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見證了肥料市場興旺發展的高潮,也體驗了市場風云突變帶給整個行業的沖擊,自始至終與肥料行業發展相伴,與肥料企業休戚與共。
20年來,“雙交會”組委會始終圍繞行業發展需要開展工作,“雙交會”主題也緊緊跟隨國家政策導向。“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質提升”“水肥一體化”“果菜茶有機肥替代”等,多年來國家農業政策支持方向,都是“雙交會”著力宣傳推廣的重點。本次“雙交會”主題活動緊緊圍繞“減量增效,綠色發展”而展開,精彩紛呈。
在同期舉行的“守護土壤安全,拒絕肥料染色”大型公益活動接力儀式暨2018中國土壤安全與生態用肥論壇上,活動發起方和主辦方,中華合作時報社編委、中國農資傳媒執行總編輯孫立新表示,中華合作時報社、中國農資傳媒聯合多家機構全面推動“守護土壤安全、拒絕肥料染色”大型公益活動,是想從污染土壤的小的行為著眼,喚起行業保護土壤的磅礴力量。會上,與會領導嘉賓、業內專家和企業優秀代表就土壤安全、生態用肥等內容以主題報告、對話訪談等多種形式共同進行深度分享和探討。
而在“雙交會”主題報告會上,多位業內專家及企業嘉賓也就農業產業綠色發展、國家政策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肥料行業的新變化與新機遇等議題進行了詳細討論。
20年來,“雙交會”走遍大半個中國,見證了肥料行業興旺發展的高潮,也體驗了市場風云變幻帶給整個行業的沖擊。“雙交會”組委會表示,將不忘初心,總結20年辦展經驗,繼續創新辦會方式,不斷豐富展覽內容,全方位拓展影響力,繼續發揮行業發展風向標,系統創新指南針、供需對接大平臺作用,為我國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