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頻頻發布,就在近日,財政部再次針對新能源車型發布了車船稅優惠政策的通知,對符合標準的節能汽車減半征收車船稅,同時對新能源車船免征車船稅。
家用汽車在過去兩年里,也曾持續跟進新年能源汽車的生存狀態,那么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兩年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都有哪些進步和不足。
早在2016年,我們所做的新充電時代系列專題中,特別針對充電樁北京地區發展及分布情況做過詳細調查,當時的普天、特來電、星星充電、樁家等一系列APP的使用率都居高不下,兩年時間過去了,再次調查我們發現,這些APP的用戶投訴率開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僅在北京地區,就遭遇了眾多差評體驗。
特來電APP用戶:4月份買了新車,開始使用特來電,體驗一直很好,慢充最多5個小時即可充滿。最近半個月,慢充的功率突然直線下降,充夠6個小時僅能達到60%電量,客服居然回復說是區域用電問題,作為北京用戶簡直不能接受。特來電現在用戶體驗越來越差了,不僅貴,慢充時間還越來越長。
星星充電APP用戶:有些小區會根據車位緊張程度擅自決定是否放外來車輛進入,有點麻煩,星星充電的覆蓋面還是不夠廣泛。另外連接頭太少,有的車充滿過后自帶鎖止狀態,別人想用也用不了,嚴重浪費資源!
樁家APP用戶:版本最近更新狀態顯示為1年前,一點搜索就會閃退,基本處于半荒廢狀態,不會再使用了。
普天APP用戶:原密碼已經無法登陸,找回密碼就顯示未知錯誤,據說更換了新軟件,新軟件僅限深圳、珠海、三亞、廈門部分地區使用,范圍過于局限。
以上就是目前北京地區部分充電APP的現狀,窺一斑而見全貌,充電樁資源緊張、企業開發步伐過慢等等現象不一而足,可以想象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更為緩慢的二三線乃至十八線城市中,充電樁發展又是怎樣的舉步維艱。
政策利好
新能源汽車能否跑得遠、跑得穩,關鍵還是要看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和市場的接受度。因此,此時進一步調整新能源補貼政策,也是適應高質量發展階段出清低端產能的需要。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雖然補貼力度正在逐步減弱,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情仍然高漲。目前,深圳、上海、北京、杭州、天津、廣州等限購城市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皆位居前茅。比亞迪、吉利、北汽等多家車商均表示,不會漲價,將自我消化補貼退坡影響。
由于現階段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普遍還難以達到燃油車的標準,再加上充電設施的便利性和充電時長等因素的限制,長距離出行目前還是純電動車的一個弱勢。所以揚長避短,主打短途代步市場,才應該作為純電動新能源發展的一個主流方向。
目前國家針對新能源車的優惠政策非常多,很多車型也有著高額的費用補貼,這使得電動車在價格方面有了不小的優勢。特別是對于一些小型車而言,本身價格就不高,加上補貼和稅費優惠,最終到手價要比汽油車便宜不少。這也讓電動車非常適合成為家庭第一輛車的最佳選擇,很適合入門。
7月31日,財政部發布公告,將對節能汽車,減半征收車船稅,同時對新能源車船,免征車船稅。根據公告內容,節能汽車指的是在中國境內銷售的排量為1.6升以下(含1.6升)的燃用汽油、柴油的乘用車。免征車船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商用車。純電動乘用車和燃料電池乘用車不屬于車船稅征稅范圍,對其不征車船稅。
近日,國家發改委再次發文明確,針對電動汽車集中式充換電設施免收基本電費的政策將延長至2025年。也就是說,北京市公用充電樁免收基本電費政策再延長五年。
不僅如此,工信部也發布堅決打好工業和通信業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旨在全面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促進工業和通信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200萬輛左右。聯合交通運輸等部門,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發展壯大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產業。
公安部交管局官方微信發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99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62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4%,新能源貨車2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12.1%。全國全面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新的補貼政策方向十分清晰,續航里程長的新能源車型將享受到更高的補貼,而續航里程短的新能源汽車,則面臨補貼削減甚至完全取消的情況。推進新能源汽車的高質量發展要強化補貼政策對促進技術進步的正向激勵作用,使補貼金額與產品技術水平、產品質量掛鉤,從而使具有實力的企業和優勢產品脫穎而出。
政策的利好是新能源車市最好的催化劑,但是能否抓住政策紅利則更多取決于車企和品牌自身的精準定位。車型產品的實力要過硬,設計上要出彩,只有這樣才能讓電動車的環保、省錢、舒適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只有更多的高配置、高安全、高性價比的車型推向市場,才能保持這樣的發展態勢,這樣新能源車的發展才會更快、更好,也會推動這個市場的良性發展。
展望未來
電動汽車究竟能夠走多遠,是我們每一位消費者牽掛的重點,歸根到底,電動車還是要做到好開好用,這樣才能從容面對汽油車的競爭。目前已經有一些小型電動車開始重視車型的駕駛感和性能上的挖掘,開始向汽油車發起了挑戰,一些車型采用了前麥弗遜+后雙叉臂獨立懸架的懸架結構,在電動車中也是比較超前的,整車的穩定性和操控感也做的不錯。
尋找到和汽油車的差異點,才能讓電動車顯得更有優勢和價值。雖然主打短途代步市場,但是續航里程還是要盡可能高的,畢竟像手機一樣一天一充電誰也受不了,至少一周一充電還是能讓人滿意的。目前小型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普遍在150-180KM左右,按照一天行駛30KM的平均里程計算,基本上能夠做到一周一充。少數車型像眾泰E200 Pro能夠做到330KM的續航里程,兩周一充電也基本沒問題,而且45分鐘左右就能充滿80%的電量,即便周末開出去玩,也不用再擔心走不遠了。
電動車相比汽油車,優勢和劣勢同樣明顯,所以如何能夠找準自己的差異點,放大優勢參與市場競爭,短途出行應該是一個靠譜的路線。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我們還是要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充滿信心,相信前路盡管坎坷重重,但當整車品質和配置與汽油車無異,價格也保持相同水平的時候,電動新能源車的優勢自然而然顯現了出來。后期使用成本低、駕乘舒適性高、這都讓純電動車成為消費者購買第一臺車的好選擇,也是一個很可行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