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傳躍 張慶芝
摘要:議論文是當下考場作文的首選文體,但結構不清晰、邏輯不嚴謹是該文體寫作的主要弊端。議論文以闡述事理為主,結構安排方式盡管不盡相同,但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規論證結構是很有必要的。擬對議論文常規論證結構方式進行簡要梳理說明,以期對議論文寫作備考有所幫助。
關鍵詞:考場作文;議論文;結構安排;論證模式
一、議論文寫作常見的論證結構分析
議論文寫作要恪守邏輯規則,做到有條不紊,不留縫隙,無可辯駁。“材料”是血肉,“結構”是“骨骼”,嚴謹的論證結構是考量議論文高下的重要指標。若能熟識議論文論證結構特點,借鑒其行文章法并靈活運用,應當說不難寫出結構精良、層次清晰的議論文。議論文整體常用結構模式是“總(引論)+分(本論)+總(結論)”,在這種整體結構模式下,或橫向展開,或縱向開掘,或對比反照,是本論部分展開論證分析時常見的結構形式。下面就議論文常見的三種結構形式進行詳細說明。
1.橫向并列式論證結構
論證過程中,將中心論點分解成分論點,或把論據并列起來,論證層次或段落間的關系是平行的,這就是橫向并列式論證結構方式。這種論證結構的優點是通過多側面論證拓展寬度,達到多層面分析闡釋事理的目的,能夠較全面地彰顯中心論點。采用這種論證結構,一般來說,主體部分一分為三較為適宜。需要注意的是,三個層面必須圍繞中心論點設置,要避免從同一層面或角度設置分論點和選擇論據,否則就會導致論證單調重復,甚或以偏概全。由于是橫向展開論證,中心論點統攝全文,不同層面的內容會顯得松散,這需要收束時聚攏一下,結尾或歸結中心,或深化中心。如2017年湖南考生高考優秀作文《詩意的中國》,開篇扣材料,表看法:“中國關鍵詞”為人關注,“讓我們帶上這些中國關鍵詞一起走近我眼中詩意棲息的中國”。論證部分選取了“美麗鄉村”“中國美食”“廣場舞”三個關鍵詞,與之對應設置了三個分論點:“詩意的中國是一幅山水暈染、鄉風文明點綴的美麗鄉村水墨畫”,“詩意的中國體現在一道道難以細數的舌尖上藏乾坤的中國美食”,“詩意的中國是一場中國特有的動情聲色、熱情洋溢的歌舞盛會”。最后以“美麗鄉村”是“自然詩意”,“中國美食”是“生活詩意”,“廣場舞”是“精神詩意”,“這便是詩意的中國生活”歸結升華。典型運用了橫向并列式論證結構,條理清晰,結構嚴謹,落筆墨畫,詩意筆尖,從而成為不凡佳作。
2.縱向層進式論證結構
論證過程中,圍繞中心論點逐步展開,段落間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論證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發展過程,這就是縱向層進式論證結構方式。這種論證結構的優點在于通過縱深開掘拓展深度,達到層層推進表明事理的目的,能夠深刻地彰顯中心論點。采用這種論證結構,可由小到大、由淺入深設置分論點,但分論點間的關系不是并列的,而是“臺階式”的一層比一層高;也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結構,圍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維展開。需要注意的是,運用這種結構方式時,并非平均使用筆墨,而是應根據中心表達需要,靈活確定論述側重點。如吉林考生優秀作文《美我之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開篇提出觀點:國家發展要做到“美我之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先以“美人之美,珍視傳統文化,守護精神家園”為分論點,由杜甫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生發開去,闡述守護傳統文化的價值;再以“美人之美,正視傳統文化,學習優秀文化”為分論點,由魯迅名言“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生發開去,闡述對優秀外來文化實行“拿來主義”的重要性;后以“美美與共,重視文化分享,實現共同發展”為分論點,由魏源名句“受光與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生發開去,闡述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現實意義。分論點層層推進,文意不斷深化,使論述深刻,邏輯嚴謹。
3.正反對照式論證結構
在論證過程中,開篇明確觀點后,在本論部分將論證內容構成對比關系,從正反兩方面提出分論點或擺出兩方面的論據加以分析闡述,這就是正反對照式論證結構方式。簡單地說,這種論證結構就是“正面說了反面說”或“反面說了正面說”,其優點是通過比較鑒別明確看法,以達到突出、深化觀點的目的,能夠鮮明地彰顯中心論點。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這種論證結構,首先要使對照雙方有可比性,要有明確的對比點;其次要對對比內容深刻剖析,揭示其本質,使其是非分明;最后正反兩面并非要平均用墨,要根據觀點表達的需要明確論述重點。如上海考生優秀作文《未知的人生才精彩》,開篇提出觀點:“在我看來,能被預測的人生是一種被限制的人生,只有未知的人生才會充滿挑戰,才會分外精彩。”本論部分先從兩方面正面論述:一是“未知的人生才會有驚喜的發現”,以天文學家探索宇宙奧秘的故事為例;二是“未知的人生會給予你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動力”,以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生美麗反轉的故事為例。繼而由警語“寧可濕衣,不可亂步”轉入反面論述,借熱播電視劇《歡樂頌2》中的人物事例,論述“被預測好的人生太枯燥乏味”。最后以“人生只有一次,與其平平淡淡地度過,不如轟轟烈烈地瀟灑走一回”的呼吁作結。全文以正面論述為主,以反面論述為輔,前后形成鮮明對比,使是非更分明,增強了論證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二、新材料作文寫作有效的論證結構方式
一篇議論文就是一個思想體系,就是一組思維脈絡,就是一個有機理群,如果論證結構松散或混亂,就不可能把事理說深說透。并列式、層進式和對照式是“總(引論)+分(本論)+總(結論)”統攝下常見的論證結構形式。近年來新材料作文大行其道,任務驅動型寫作推波助瀾,當下又明確提出“分析性寫作”“說服性寫作”的要求。面對這種承應時代、引入地氣的新材料作文寫作,該如何安排論證結構?下面介紹幾種有效論證結構方式:
1.起承轉合式論證結構
“起承轉合”是一種規范的論證結構模式,適合于一般的新材料作文和任務驅動型作文等。“起”,即開門見山擺出觀點,或開篇提出論題;“承”,即對提出的觀點或論題加以論述,可結合寫作材料或其他典型事例進行;“轉”,即轉說開去,換個角度或方面論述;“合”,即對全文內容總結。該論證結構有其固定性,但并非一成不變。“承”有緊承上文正面論述的“正承”,也有緊承上文反面論述的“反承”,有作為“起”與“轉”之間過渡的“短承”,也有作為重要論證部分的“長承”。“轉”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承”,“正承”則“反轉”,還可以“進轉”;“短承”則“長轉”,“長承”則“短轉”,要把握好輕重分寸。如山東考生優秀作文《關懷永不打烊》,開篇以簡明文字概述材料,提出“24小時書店”給夜讀者以人文關懷,這種人文關懷具有正能量,“起”得簡明;然后對材料加以闡述,論述對構建書香社會乃至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承”得自然;繼而宕開一筆,以兩段文字聯系現實,批判市場經濟下,“逐利尚財的風氣蔓延”“人與人之間愈發缺少仁愛,缺少關懷”的現象,“轉”得合理;最后引述“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的名言,以假設方式發出呼吁,“合”得有力。全文典型運用“起承轉合”式論證結構,“短承”“長轉”有機結合,使行文條理清晰,讓內容豐蘊厚重,很好表明了中心論點。
2.引議聯結式論證結構
“引議聯結”是一種靈活的論證結構模式,適合于各類新材料作文和任務驅動型作文。“引”,即從提出觀點的角度,對原作文材料簡明概述;“議”,即針對引入的材料進行簡要分析,使觀點確立起來;“聯”,即廣泛聯系人物事件、社會現實等,多角度、多層面論述中心論點;“結”,即或提出要求,或發出呼吁,簡明有力收束全文。該結構其實是對議論文寫作“引論—本論—結論”的具體化,即把“本論”細化為“議”“聯”。詳細說來,運用這種結構形式,“引”要取其精要,不要照搬材料;“議”要扣合材料分析,并且明示觀點;“結”要簡明有力,不能拖泥帶水;“聯”是論證核心部分,可借鑒橫向、縱向或正反對照論證方式。如廣東考生優秀作文《“唯分數論”之殤》,開篇以“一個印記鮮明的巴掌,一個愛意滿滿的吻,分數成了家長喜怒的晴雨表”概述材料;接著由“100分與98分有何顯著差別”的發問,提出“切莫受‘分數決定論的蠱惑”的觀點;核心論證部分,先闡述“應試教育下,考試成為孩童快樂成長的負擔”,后闡述“分數至上”削弱了孩子們的創造能力,又通過中外教育對比闡述“唯分數論”之弊;最后以蔡元培的名言“欲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作結,發出呼吁“還孩子健康成長之藍天”。該文典型運用“引議聯結”論證結構形式,文段聯系緊密,體現出辯證思考,結構嚴謹,論述充分。
3.引析提結式論證結構
“引析提結”是時評類論述文常見的論證結構模式,體現出“分析性寫作”的基本要求,適合于當下流行的針對寫作材料表達看法類的任務驅動型作文。“引”,即以簡明文字概述材料,為后文分析擺出靶子;“析”,即針對“靶子”有的放矢進行剖析,一般正面材料析其價值、意義,反面材料析其危害、成因等,要突顯材料分析的針對性,同時也應適當聯系社會現實的類似現象;“提”,即針對事件性質和社會生活實際需要,提出建議和解決問題的看法;“結”,即重申材料,或強化中心論點,或提出希望要求等,做到簡明收束,確保寫作一以貫之。運用這種結構形式,“析”要立足材料,體現深刻性和鮮明性;“提”要扣合具體分析,體現合理性和重要性。當然,可以“析”為主,亦可以“提”為主,應根據中心表達的需要確定。如河南考生優秀作文《給高速交警的信》,開篇擺出官方微博推送的案例;接著明確警方“公開這種‘子女舉報父親的行為是錯誤的”看法,繼而立足“有什么不妥”分析,先論述公布“子女舉報父親”是“造成親情疏離的行為”,再結合歷史孔子的“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論述,又談現實中鼓勵孩子舉報父母收禮在質疑聲中被叫停。然后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做好父女之間的溝通工作。最后以處理事情應當多方考量、深思熟慮作結。全文采用“引析提結”的論證結構,是一篇層層推進、論述充分的時評文。
作者簡介:何傳躍(1966—),男,山東省陽谷第二中學高級教師,主研方向為高考試題分析和寫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