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軍

哈爾濱師范大學,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各條戰線捷報頻傳。多個領域取得歷史性突破,各項事業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黨建工作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基層組織弱化、虛化的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成為我省高校黨建工作的典型。教育部長陳寶生和省委書記張慶偉在我校調研。陳寶生部長評價我校思政工作“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品牌。樹立了自己的旗幟,應予充分肯定”。同年,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三部委督查組到我校督查思政工作時,評價我校“把黨建工作、思政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融為一體,站位高、校風好,踐行了‘一切以學生為核心的思想,為全國高校樹立了榜樣”。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性的拐點,高等教育主要矛盾已經由上大學難轉化為人民群眾享受高質量教育資源迫切需求與優質教育資源短缺之間的矛盾(內涵式發展原因)。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式也由外延發展(典型特征擴招、新建校區,我們都經歷了)轉變以提高質量、優化結構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和特色發展。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可以簡要概括15個字“穩規模、優結構、促公平、辦特色、提質量”。
一是深化綜合改革。綜合改革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核心是通過綜合改革找準學校近期和中期發展目標定位(1個核心任務)。通過人事聘用制度改革、教育教學改革、學科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科研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后勤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等進一步完善現代大學制度、提升內部治理能力、激發二級學院辦學活力(轉學院辦大學,管理重心下移)、激發全校教職工的內生動力。關于綜合改革這件事情,2014年,部屬高校和多數南方省屬高校按著國家和省里要求,啟動了綜合改革工作,經過4年努力,已經取得許多寶貴經驗(蘇州大學做得非常好。學校近幾年快速發展),我們要很好地學習借鑒。我們是起步比較晚的,只要我們把握好方向,深入結合學校實際,本著“穩中求進”總基調,就能把深化綜合改革工作穩步做好。
二是“雙一流”建設。“雙一流”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培養一流人才。學科建設是一所大學水平的標志。學科如何布局。學校決策的作用更重些,因為這需要對全局的把握;學科如何建設,院長、學科帶頭人和教授的作用就更重些,因為這體現教授治學,否則他就一定不是一位好教授。(就是說,布局是學校,建設主要依托學院)“雙一流”建設是本著“扶優扶特扶強”的原則,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也是特色發展的思路。學校要抓住本輪“雙一流”建設契機,盡快科學合理做出我校學科建設發展規劃,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要盡快拿出學科建設方案。并爭取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有一個能進入前10%,其他一級學科碩士點也要盡快拿出學科建設規劃。學校將重點扶植5個左右學科。從現在開始著手準備。在2020年沖擊一級學科博士點。(學校特點決定。福建師大19個一級博士點學科)我們要用好已有的國家學科建設的資金和政策,并爭取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使我校學科建設再上新臺階。
三是審核評估。國家開展審核評估的最終目標就是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做好審核評估工作,我的理解是主要做好五點:第一是運用比較思維的方式來理解本輪審核評估,比較合格評估、水平評估和審核評估的異同,這樣有助于我們更好理解本輪審核評估。做好相應工作。合格評估是底線思維、合格評估屬于認證模式評估,達到標準就通過,是“向下看、重在兜底”;水平評估屬于選優模式評估,主要看被評估對象處于什么水平,是“向上看、重在選優”;審核評估主要考察被評估對象是否達到了自身設定的目標。審核結論不分等級,評估結果形成寫實性報告,是“向內看、到沒到、重在內省”。就是你的學校定位、學院定位、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都是你自己定,按著這個來評價你。所有定位都是實的,說白了,審核評估是自己的尺子量自己。(與以前比,這些定位實了,以前沒有做這樣評價方式,這就是國家改革,我們要認識到位)。第二是規范,就是有關教學的形式。比如試卷、論文等。這個大家都已經吃了很多辛苦,認識很深刻了,我就不多說了。第三是內容,就是教育教學內容,比如人才培養方案、師資隊伍水平、課程水平、教材選用等,要提高質量。第四是常態,我們不能簡單為了評估而評估,既要謀當前又要謀長遠。通過這次評估,把規范動作固化下來,變成常態,今后再有評估,就不這樣辛苦大家、折騰大家了。第五是提升育人理念。要把這次評估與三級師范專業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機結合起來,通過三級師范專業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理念和模式提升我校師范專業和非師范專業整體人才培養質量水平,解決一直困擾我們的非師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讓“突出學生中心、突出成果導向、突出持續改進”成為哈師大每位教師的育人理念。
四是“雙創”工作。“雙創”核心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我做過國家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的評委。評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與南方高校差距巨大,在省內我們情況也一般。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業態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產業結構;分享經濟引發了就業形式的改變(靈活就業,滴滴快車)。我們要結合專業,結合發展態勢的變化,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鼓勵支持少數具備潛質的學生創新創業,讓他們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這塊我們要通過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實驗平臺開放、科研項目帶動、各級各類競賽等不斷提高我校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是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我們將按照“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原則。聚焦制約學校發展的突出問題,研究出臺《哈爾濱師范大學綜合改革框架方案》并分階段出臺相關配套文件。深化綜合改革將與“雙一流”建設、審核評估和“雙創”工作等三大戰略統籌協調,重點是推進管理重心下移,理順體制機制,激發學院辦學活力,全面推進學校治理結構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總體完成時限約2-3年時間,爭取2020年底完成。
六是切實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水平。一是抓住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有利契機,下大力氣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按四有標準,抓細,抓常,抓實。二是進一步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堅持“引育并舉、重在培育”原則,重點用好家里現有人才,招聘優秀博士生,并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和校內人才培育力度,探索建立教學型、科研型和教學科研型教師分類管理模式和評價體系。
七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1.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以學生為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OBE教育理念融入我校教育教學改革之中。2.全力做好本科教學審核評估迎評工作。3.繼續深化教師教育改革。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引進優質在線開放課程,豐富學校通識課程,推出一批我校教師的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5.加強國內外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
八是全面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和科學研究能力。1.制定出臺學校學科建設發展規劃。2.各一級學科拿出學科建設方案。3.推進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工作,適時啟動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4.推進科研體制機制創新,依托學院,把高級別平臺、基地和智庫,建設成為跨學院、跨學科,具有開放性的實體研究機構。營造有利于科研產出的學術生態環境。
九是全面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1.整合校內外資源,加強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2.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政策保障機制。3.充分發揮“師創空間”和“雙創園”等“雙創”平臺的育人和孵化作用。4.全面推進“互聯網+就業創業”。5.打造品牌項目和團隊,形成典型示范效應。
十是不斷改善民生。1.學校將盡最大努力,在保證各項事業需要的前提下,穩步提升教職工整體薪酬水平,提高相關福利待遇。2.做好江北1至24棟房產證遺留問題處理工作和江南遺留未確權的公產房買斷辦理工作。3.大力改善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指出:“團聚最喜悅,團圓最幸福,團結最有力。”強調“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讓我們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戮力同心、砥礪前行,扎扎實實打好綜合改革、“雙一流”建設、審核評估、“雙創”工作、師范類專業認證一個個攻堅戰,努力以綜合改革的奮進之筆,譜寫哈師大事業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