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爾雅
[關鍵詞]央行履職;潛在問題:對策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責整合,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擬定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入中國人民銀行,此次改革是近些年金融體制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人民銀行在金融監管中的統籌、引領和駕馭作用,同時將制定規則與執行規則進行了明確的劃分,使監管職責權利更加明確與對等,有利于各主體更好地履行職能,有效的整合金融資源,對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為中國現階段經濟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一、央行履職的現狀
自一行三會的金融體制局面成型后,國家對央行職責進行了調整,服務職能更多的取代了監管職能,隨著大小額支付系統、反洗錢系統、個人企業信用數據庫等業務的陸續上線使用,省市中支的總體金融服務格局日漸壯大,從人員、資源的分配上看,大體向金融服務方向傾斜,而相比于過去的金融監管職能卻被日益弱化,同時職能重疊,監管空白,責任混淆,央行對一些金融監管方式方法的探索開始停滯,隨著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分設,央行各方面的管控手段減少,各方面協調能力減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履職效力。國家設立三會的目的是想從源頭進行金融管控,但是現實情況是三會在縣級地區很少甚至沒有設立相應機構,縣級地區往往成為邊緣地帶。成為金融管控薄弱的地方,從金融穩定和區域發展的角度看,央行就應擔負起責任,一手抓金融穩定、一手抓行為規范,自上而下切實抓好金融活動,發揮好自己的職責。
二、新形勢下央行履職的優勢
(一)統籌金融監管的職能愈加凸顯
新的國務院改革方案擬定將銀行業、保險業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和審慎監管基本制度的職責劃人中國人民銀行,使得央行成為金融系統的統籌者。在保證整體金融系統運行流暢的前提下制定制度規則,強化綜合監管、優化監管資源配置、更好的統籌重要金融機構監管,逐步建立有效力的現代金融監管框架。同時自2016年央行將原有的微觀監管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其職能逐漸擴大到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上。尤其金穩委辦公室設在央行,無疑強化了央行在整個金融監管中的主導核心地位。
(二)宏觀審慎管理職能加強
新的改革方案加強了央行的宏觀調控能力,央行可從宏觀經濟和整個金融體系的角度去制定管理制度,通過宏觀調控數據分析,建立可觀性金融監管體系,降低監管俘獲的風險。高效執行宏觀審慎政策,制定行之有效的監管策略助力其他金融監管部門進行科學監管,提高宏觀審慎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強化風險預警,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三)大數據時代更全面的調控經濟金融
隨著職能的變動和大數據的應用,央行能夠更好地關聯數據的完整性,全面進行實時數據分析,對未來經濟走勢進行預測。篩查系統性高風險因素,對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和減弱。為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提供完整性、科學性、有效性的策略。
三、新形勢下央行履職面臨的潛在問題
(一)監管空白地帶仍舊存在
隨著兩會合并。央行職能改變,新的監管方式必定會逐漸制定并實施。在履職初期,監管所觸及不到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影子銀行、保險產品,它們最大特點就是跨領域,不僅存在于銀行機構,還通過業務嵌套、通道業務等形式存在于信托、保險、證券等多種金融機構,甚至是互聯網。這給央行制定監管政策造成了困難,擾亂金融市場秩序。
(二)系統性風險防范能力不足
隨著央行職能更多的轉向宏觀調控以及新的政治、經濟、社會等環境的不斷變化,由多種因素所引起的全局性金融波動就成為可能,更由于當前我國社會整體負債增長過快。金融機構推出的業務復雜多樣。非法金融活動層出不窮,而我國對系統性風險的防范手段還比較單一。為了更好地維護金融穩定和社會秩序,防范系統性風險就成為重中之重。
(三)素質人才要求復雜化
從新的金融模式來看,央行履職所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尤其職能增加后,更需要復合型人才。履職的需要不單單從金融服務方面人手,而是金融服務、金融監管、金融研究等各個方面,但也應該看到,央行人才在知識結構、年齡分配、業務技能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央行處在經濟金融的第一線,需要掌握數據分析、整合素材、研究寫作等能力。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模式下的央行履職需要,培養新型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更迫在眉睫。
四、新形勢下央行履職的建議
(一)立法與機構監督并行
對于監管空白地帶的存在,在新形勢的金融環境下,央行做好跟蹤研究,隨時監測風險,歸納風險的成因、加快推進監管法律的制定,并及時與機構設置相銜接,改進糾紛解決機制,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和破產退出機制。防止滋生有害于金融穩定和存在金融風險的機構,加強對相關金融產品的監督,嚴格審核產品準入,使監管空白地帶逐漸透明化。
(二)加大策略應對系統性風險
在新形勢下,央行要發揮統籌者的權力,通過市場化、債轉股等多種方式使社會整體負債增長過快的情況穩定下來,同時進一步明確監管內容和職責,出臺對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管理相關制度,加大對金融機構準入規則的審查,整改有問題的金融機構和業務,對非法金融活動堅決取締,從各個方面預防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三)保證存量質量。創新用人機制
一是在保證現有人員的各方面素質跟上新經濟新常態變化需求的同時,逐漸由單一業務培訓向綜合業務培訓轉變,根據新政策法規的實時變化,對人員進行廣度上和深度上的培訓,傳統培訓與現代化網絡培訓相結合,深入了解經濟實情,提高分析研究能力;二是創新用人招人機制,合理引進社會專家型人才,摒棄限制專業招人的方法,可通過兼職等方式適當引進各種人才,為新模式下的央行履職做出良好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