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星
[摘要]如今,大數據、互聯網+、融媒體、人工智能,迭代而來。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在人人都是自媒體的當下,媒體生態競爭日趨白熱化,信息傳播方式也更加多元化。面對嚴峻的競爭環境,傳統廣電媒體如何在融媒體浪潮下立足?本文以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為例,淺談融媒時代下廣播電視媒體的堅守與創新。
[關鍵詞]融媒體;廣播電視;堅守;創新
在當下的媒體變革中。說到媒體轉型,大都認為傳統媒體要向新媒體轉型。然而,從“內涵段子”涉低俗信息被取締,到“二更食堂”因發布涉“空姐滴滴打車遇害”不當推文而永久關停,“眼球變現”的道德原罪不斷挑戰大眾的底線,好內容越來越成為市場的稀缺品。而廣電媒體在內容生產及把關上有著豐富的經驗,肩負著傳遞正能量的社會擔當。因此。廣電媒體首先要堅守的是生產制作高品質、好內容的作品節目。
一、內容為王——打造現象級標桿節目
1.文化類節目小成本也有大情懷
在廣播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今天,國內一線衛視的名牌欄目都力拼邀請大明星推崇大制作,從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到上海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等國內當紅的綜藝節目,明星陣容強大,制作成本高昂。甚至遠出國門到國外錄制。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則另辟蹊徑,不拼大明星、大成本、大制作,以“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為理念,關注素人階層,傳遞主流價值觀,自制多檔優質節目,叫好又叫座。
《見字如面》是黑龍江衛視推出的國內首檔書信朗讀節目,目前已經播出兩季。與依靠明星吸引眼球主打喧囂熱鬧的傳統綜藝節目不同,安靜讀信的《見字如面》沒有熱辣的游戲,沒有華麗的外景,只有一尺講臺、一封書信,讀信人娓娓道來,打開一段塵封的歷史,讓人們了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故事。《見字如面》一推出便口碑爆棚,成為國內第一檔零差評文化類綜藝節目,被譽為“綜藝節目的一股清流”。2017年底至2018年初播出的第二季節目,首期視頻點擊量在騰訊視頻上就突破3.6億,豆瓣評分高達9.5分。迅速占據微博話題榜首。創文化類綜藝新高。
除了《見字如面》這類文化節目,黑龍江衛視還推出多個大情懷、正能量的人文情感類節目。《驛站》講述平凡人不平凡的人生。通過受訪人的勵志故事,直擊觀眾內心,引發共鳴和感悟,體會平凡生活帶給我們的溫暖和力量。《謝謝你》是黑龍江衛視推出的另一檔公益感恩、情感訪談節目。東方人的特點是內斂含蓄的,當我們受人于恩澤,有時候我們不善于表達,卻把這份情誼埋藏心底。為了給每一個平凡人提供“面對面感恩”的機會,黑龍江衛視制作推出公益感恩、情感訪談節目《謝謝你》,讓受眾講述他們不平凡的故事,面對最想感謝的人表達最真實的內心情感。《驛站》、《謝謝你》沒有耀眼的明星,關注素人階層,有滿滿的正能量故事。兩檔節目經播出后,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收視率也居同時段前列。
2.帶著感情和責任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直通998》是黑龍江交通廣播推出的一檔輿論監督節目,每周二現場接聽投訴維權電話,每周五集中反饋處理結果。“帶著感情和責任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是《直通998》的節目宗旨,自2016年開播至今,線上受理聽眾來電700多條,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問題解決率達98%,已成為龍江聽眾最信賴、最喜愛的節目之一,收聽率、到達率、社會影響力位居省內同時段所有廣播節目第一位,被聽眾稱為“龍江最強音”。
當下。用戶生產內容(UGC)是改變傳統媒體傳播地位的重要模式。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迅速崛起,關于短視頻平臺不良內容的爭議也越來越多:14歲少女在快手上炫耀懷孕、抖音傳播制假售假視頻成假貨櫥窗……大量內容超越紅線,挑戰道德、法律、倫理底線,在人人都可成為自媒體的時候,正能量的好內容就成為市場的稀缺品。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應抓住自身優勢,堅守價值觀這一傳播底線,制作更多優質的原創好節目。
二、強強聯手——廣播電視深度融合
《新聞夜航》是黑龍江廣播電視臺的一大王牌電視節目,創辦于1999年,關注民生百態,解決百姓難題。為更好地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為百姓服務,2018年5月,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兩檔王牌欄目《直通998》和《新聞夜航》強強聯合,《新聞夜航》將《直通998》通過再加工,推出電視版,讓《直通998》節目中反映的民生問題得以在電視上呈現。廣播邂逅電視,這是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廣播和電視的一次創新融合之舉,兩檔節目優勢互補也將迸發出新的火花。
此外,2018年5月,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文體頻道和鄉村廣播聯手打造的相親節目《大城小愛》廣播版也正式上線,為廣大適齡男女搭起愛的橋梁,龍江上空又多了一檔充滿溫暖正能量的相親節目。
三、網絡直播——讓廣播成為看得見的聲音
媒體融合近來在傳媒界呼聲較高,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傳統媒體如何融媒成為其逆境突圍的重點,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廣播各頻率吸取新媒體傳播的特點,開展融媒之路。
黑龍江音樂廣播突破傳統的傳播渠道限制,多渠道提升品牌影響力。音樂廣播利用六部手機同時在線視頻直播的方式,打造全網視頻直播間,將每一時段的直播內容分發到不同的渠道中立體傳輸,日常節目在一直播、映客、花椒、斗魚等平臺上均有粉絲收看收聽,即一次節目的直播,傳輸到傳統廣播平臺、視頻直播平臺、新媒音頻直播平臺以及購物網站平臺。同時,音樂廣播不忘注重用戶沉淀及歸屬問題,開發“微信直播”,進入音樂廣播的微信公眾號即可直接看到直播內容,減少用戶流失,沉淀用戶數據。
雖然在互聯網時代下。傳統廣電媒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廣電媒體有其自身優勢,其公信力、權威性、專業性是其他新媒體不具備的。廣電媒體要發揮自身優勢,多生產優質內容傳播主流價值觀,另一方面要主動與新媒體深度融合,學習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和思維方式,取長補短,促進轉型升級,方能創造出廣電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