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其內涵包括了構建二十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絲綢之路經濟帶。該戰略思想同我國新經濟常態發展需求具有密切的關聯,是我國同相鄰國家實現共贏的載體,重啟古老絲綢之路并予以新的內涵,這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需要大規模專業人才的支持,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從而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現輸送源源不斷的國際化人才。基于此,本研究重點探究了高職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高職;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
【作者簡介】林寶玉,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昌指出,“一帶一路”并不只是單純的地理上的互動,更重要的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尋求經濟合作、實現共贏,其不只是打破了封閉的保守文化,并通過經濟貿易合作與文化交流使得各方文化軟實力、文化生命的提高。隨著“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實施,對文化、交際與商務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提高。面對這一情形,培養跨文化英語交際人才已經刻不容緩。
一、教師授課觀念轉變
高職英語教學中,長期以來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中,教師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一味地注重語法、詞匯的教學,并未涉及到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十分枯燥,語言英語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高,更別提跨文化交際能力。基于此,高職英語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授課觀念,在語言知識教學中適當講解文化背景,并突出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同時,“一帶一路”時代背景下,所涉及的國家與文化較多,教師應有意識地提高自身文化素養,拓展自身文化知識面,積極參與到國際展會、企業實踐等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從而強化自身跨文化交際能力。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及教學內容,制定出科學實用的教學目標、方法與過程,從而逐步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
1.課程教學導入文化背景。英語教學中,高職教師應立足于知識點,巧妙地導入文化背景知識,例如“一帶一路”沿線典型國家歷史、文化及風土民情等。課文講解過程中,一些課文講到了一些風俗習慣、歷史事件及文學知識等,教師應對其進行拓展。在詞匯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該詞匯的基本含義,還應了解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詞匯含義的不同。
2.文化課程進入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是目標培育的基礎,其詳細闡述了目標培育具體實施方案。高職英語課程設置時,應注重培養學生文化意識及技能。不僅要考社傳統語言知識、貿易與商務技能相關課程外,還應開設跨文化交際、文化概論等文化課程,對文化知識進行系統講解,并著重培養學生跨文化技能。如果必修課程學時有限,可開設選修課。通過這些課程的開設,有利于學生對本土文化及目標國家文化進行深入了解,逐漸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
3.二課活動引入文化元素。一直以來,二課活動是培養學生技能的主要平臺,更是強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了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只依靠課堂教學是完全不夠的,還需借助二課活動,開展美文欣賞、話劇、詩歌朗誦、外語配音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潛移默化中熏陶學生,使得學生深入了解 “一帶一路”有關國家文化,真正意識到文化之間的差異,以此來強化跨文化交際意識。
4.開展文化專題講座。專題講座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開拓其眼界。高職院校應立足于學生興趣及特征,開展一系列關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專題講座活動、研討活動,涉及到東西文化的各個領域,并采取討論、對比等方法來詮釋與理解文化,增強其文化敏感性,剖析文化差異的深層次原因。這一做法不僅可增強學生文化自信,還能夠指導學生包容接納異國文化。
三、加強跨文化交際實踐教學
英語教學中,對于學生跨文化實踐能力的培養方式較多,例如,高職院校可組織學生參加西洽會、廣交會,或者安排學生到外向型企業實習,使得學生獲得更多的跨文化商務實踐機會,切身體會到跨文化商務交際,增強自身交際能力。同時,英語教學中可要求一帶一路相關企業家、國內外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與研究專家,到校開展學術活動、科學講座、座談會,使得學生能夠同這些優秀人才進行面對面交流,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另外,在英語教學中,為了使得學生融入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中,教師應精心創設虛設場地、情境背景,使得學生能夠同各國商人進行有效跨文化溝通,這種情景教學法使得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似之處與差異點,為以后跨文化交流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帶一路”是現階段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之一,國際間的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個重大的、系統的、動態的工程,需同全球經濟發展及一體化進程相結合。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跨學科積極合作,合理調整課程體系,并注重學生翻譯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培養。新課程體系中,各個課程均應凸顯文化性,改革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及實踐活動。另外,英語教師應立足于自身,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強化跨文化意識,為“一帶一路”培養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子璇.淺析“一帶一路”倡議下高職英語教學如何培養國際化人才的跨文化交際能力[J].現代交際,2018(4):160-161.
[2]于秀春.基于“一帶一路”背景的高職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1):134-135.
[3]訾美玲.“一帶一路”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方法分析[J].校園英語,2018(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