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確存在著直接而密切的聯系。而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有機聯系和互動,準確了解英語閱讀教學和寫作思維能力,也許會為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將就該話題從研究其教學活動的背景、目的和意義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英語閱讀與寫作;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義
【作者簡介】劉彬,長春市臺北明珠學校。
如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言,我們能夠意識到閱讀與寫作之間有不可分割的聯系。要想提高寫作能力,一定要進行大量的閱讀。其實這個道理不僅僅是用在語文教學中,在英語教學中,通過閱讀教學同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閱讀之所以與寫作分不開,是因為本質上寫作就是對閱讀內容的一種模仿,而反過來閱讀其實也是站在寫作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所以這兩者的教學可以互相感染,達到一個融會貫通的程度。初中生在學習英語時,容易忽視寫作的重要性,到了更高級的學習中,其實寫作才更多的出現在學生面前,也逐漸被重視。教師就可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結合起來,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那么從更加細致的方面來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到底能夠怎么影響學生的一個寫作思維能力呢?我們首先要從該課題的研究背景來進行討論。
一、研究背景
寫作實際上是對人們的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即對所學語言知識的一個綜合運用,主要需要運用其思維能力。在進行寫作時,學生不僅要注意各種語句結構、詞的運用,注意語法的用法,還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實際上是人們吸收書面信息的能力,而進行大量的英語閱讀有助于擴大詞匯量,能夠豐富語言知識。語感對英語的學習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而語感和和閱讀也有著緊密的練習。
可以了解到在英語的寫作過程中,學生其實運用到了自己學習過的單詞,但事實上并沒有真正學會用學過的單詞,即不會將學到的單詞很好很準確地運用到寫作當中,最多只會進行干巴巴的單詞分析,在語法中卻沒有實際運用上。目前英語寫作依舊存在許多大問題,例如,受中文的影響,容易出現各種“Chinglish”的現象——當腦海中出現句子“暑假過得真愉快!”時,就容易寫成“Summer holiday was very happy!”;語法結構和句式運用過于單一,看起來沒有絲毫邏輯思維的體現;內容言而無實,即沒有真正的內容,主題不突出,不明顯。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思維能力缺乏提升,詞匯量的匱乏。除了學生方面的問題,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也出現偏頗的現象,對學生英語寫作缺乏認識?;诖?,本文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探索,英語閱讀與培養學生寫作思維能力的策略。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1.聽、說、讀、寫是學生應該掌握英語的四種能力。從表面上看,“讀”是一個輸入過程,而“寫”是一個輸出過程。倘若將“讀”和“寫”的教學從一個看似分離的狀態發展到一個有機結合的狀態,能夠更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高質量的輸出能真正反映學生英語的學習水平。語篇分析(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等)是整體閱讀教學的核心,也是閱讀與寫作教學結合的根本基礎。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從帶領學生分析語篇開始。例如在進行下面這段話的講解時:
Joy kept two mice in a cage.She id one of the top students in her school.She loves animals,so she keeps cats,dog,mice and even snakes.However,she is a nice and brave girl.
這段話就沒有中心話題,沒有邏輯聯系。或許在學生看來,沒有單詞或者語句結構的錯誤,但是教師通過給他們分析,他們才能接收到這并不是一段完美的話。
2.寫作中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思維能力,而作文教學的核心也就是思維。通過閱讀教學,教師在課堂上進行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課內的英語閱讀;并以多樣的形式,讓學生不斷地對閱讀內容進行分析,通過理解通透語句結構和思考作者的思想主題是什么,使學生體驗作者的感受。這樣一來,在讓學生自己進行寫作訓練時,就能借助閱讀過的文章,模仿那些語句結構,自然銜接的方法等得到一個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能積累更多的材料,在寫作時就能從各種各樣的素材中篩選出適合寫作主題的一類,也就能提升其思維的敏捷性;多樣的素材也能為學生提供甄別的對象,從而讓學生有一種思維上的獨立性。此外,學生通過不斷地學會分析內容,學習閱讀內容,就能提升自己對語法等的應用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仔細給學生講解單詞,并且要嘗試讓學生進行新生單詞的猜測,同時要及時讓學生進行運用模仿,從句子開始練習,逐漸引導他們提升寫作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田楊.初中英語學習動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 2012(05).
[2]金海玉.淺析語言輸入、互動、輸出假說與二語習得的關系[J].海外英語,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