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街道人大工委積極探索新方法、新途徑
提籃橋街道人大工委注重凝聚力建設,通過定期走訪、電話、網絡溝通等渠道,與代表保持經常性聯系,成為代表履職的“好幫手” “好朋友”。
廣中路街道人大工委通過組織區人大代表與市人大代表、區黨代會、居委會、弱勢群體、重大實事項目等結對子,不斷拓寬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主渠道。
歐陽路、嘉興路街道人大工委分別通過開展“代表每月15日接待日” “代表周四接待日”活動,讓代表“零距離、面對面”地傾聽居民呼聲,不斷提升“聽民聲、訪民情、解民憂”能力。
江灣鎮街道人大工委積極運用“點對點結對、面對面聯系、手拉手解憂”的方式,制作《代表聯系居委安排表》,確保每位代表聯系1個居委,幫助代表做好群眾的“代言人”和“貼心人”。
四川北路街道人大工委積極打造“人大代表之家”升級版,在“人大代表之家”每周設立代表接待選民日。已在21個居委建立了“民情聯絡站”,每個站點有8-10名“民情聯絡員”,共計200名左右。下一步將通過這些聯絡員定期收集居民的反映和訴求,先統一匯總給街工委,分類梳理問題后通過“雙方約見”,有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代表接待。街道人大工委組織代表向選區選民述職,探索采取代表個人自評、選民測評、街道人大工委審定的方式,不斷完善選民民主評議監督機制。建立代表組微信群、“代表之家”微信公眾號等,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
各街道人大工委還積極協助代表提出議案、建議,切實幫助選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其中,閉會期間,涼城新村街道人大工委、歐陽路街道人大工委分別協助代表組提交代表建議近30余件。
同時,各街道人大工委還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展示代表的履職風采。嘉興路、廣中路、曲陽路街道人大工委利用社區報、微信公眾號等形式,積極宣傳代表履職事跡,總結代表工作經驗,不斷激發代表工作熱情。
金山區:組織三級代表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組織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是金山區六屆人大常委會微創新舉措之一。金山區人大常委會制定了《關于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三區‘五地貢獻力量”主題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最新部署和要求,進一步激發人大代表履職熱情,拓寬代表履職渠道,促進閉會期間代表活動常態化,更好發揮代表作用,形成服務推動區中心工作的強大力量。主題實踐活動每年選擇一項區委區政府力推、人民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工作作為年度主題實踐活動的內容,助力重點工作有序推進、難點工作有效突破。2017年,開展“我們的水——金山區千名代表守護千條河道”主題行動,2018年,開展“我們的家園——金山區千名人大代表助力打造美麗鄉村”主題行動。
嘉定區:推進區人大代表小組定向開展調研視察檢查活動
嘉定區人大常委會指導各街鎮區人大代表小組按照《關于區人大代表小組定向開展調研視察檢查活動的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在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及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的牽頭組織下,開展“一對一”視察調研檢查活動。目前,12個區人大代表小組與12家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已完成結對工作,共同研究制定年度活動計劃,就代表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相關調研、視察和檢查活動。活動每年不少于三次,每次活動情況記錄需送區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工委備案。暫行辦法規定,被調研視察檢查單位需及時向代表小組通報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政府重大項目推進和實事工程建設等情況,寄送有關工作信息,邀請代表列席有關會議、參加有關活動。
此項工作正深入推進,將成為發揮代表作用的重要平臺、推動相關部門改進工作的有效載體。
閔行區莘莊鎮:打破條線代表聯系選民的傳統做法
閔行區莘莊鎮本屆共有區代表32人,其中條線代表3人,分別是閔行區實驗小學校長何學鋒代表、閔行區中心醫院古美分院院長高曉華代表以及閔行區社會福利院黨支部書記、院長陳方代表。為了更好地發揮條線代表的專業優勢,完善代表聯系選民途徑的多樣性,使其在聯系的密度、廣度、深度上有所創新,莘莊鎮人大辦在組織代表聯系選民時打破了原有的各條線選舉產生的代表需回原條線選區聯系選民的傳統做法,而是在前期做好調研工作,通過居委了解選民迫切關心的核心問題,并征求條線代表意見后,做好統籌安排。例如:原屬于養老條線的陳方代表利用自身在養老方面的經驗特長,深入基層,在莘莊鎮第81選區聯系廣大選民,對群眾提出的養老設施完善、居家養老服務能力提升等問題都積極回應,并開展深入交流,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該做法為代表聯系選民開辟了新的途徑,有利于代表利用其職業優勢加強與選民聯系,聯系效果有了明顯提升。
閔行區華漕鎮:區鎮聯動+組團督辦
在聯系人民群眾過程中,選民反映的問題經常是涉及跨地區、跨部門、跨事權的綜合性問題,需要區鎮代表聯動。在一次聯系人民群眾活動中,有選民提出,華漕鎮的諸翟學校上下學高峰時段與上班族上下班時段重合,造成紀翟路嚴重擁堵,影響交通出行,存在安全隱患。參加活動的閔行區人大代表紀文斌、華漕鎮人大代表楊國明,認真記錄,并及時將問題反饋至鎮人大辦。由于問題涉及面廣,需要上級部門協調,兩位代表便“兩頭發力”:一方面,區人大代表紀文斌在流轉層面下功夫,以區人大代表身份向區有關職能部門反映情況,提出處置建議;另一方面,鎮人大代表楊國明在落實層面下功夫,密切關注問題處置進展,向選民做好解釋與宣傳工作。在流轉處置的三天,鎮人大代表楊國明便接到鎮社發辦的電話,告知該條建議被采納,明確由鎮社發辦(教委)主辦、鎮規建辦會辦,將諸翟學校校門轉移至繁興路開放,并在高峰時段增派交管人員確保車輛有序通行。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人大代表們通過緊盯職能部門,妥善處置與回應選民訴求,讓紀翟路高峰時段交通情況得到明顯改善。
人大代表們經常會說單靠一人之力難以解決選民的訴求,要增強訴求處置成效必須聚力增效、組團督辦。在今年6月的上半年華漕鎮人大代表集中聯系選民活動中就碰到這樣一個案例:紀王鄰里中心地處紀王集鎮中心區域、人流量大,鄰里中心內外都沒有停車場地,來參加活動的居民們只得鋌而走險、在馬路邊違章停放,讓“停車難”徹底變成了“停車亂”,這讓周邊居民很糟心。鎮人大代表宋海龍作為第一代表小組組長,活動結束后立即牽頭成立案件督辦小組,多次前往紀王鄰里中心了解情況,制成調查報告后流轉至鎮城市網格化中心,并在訴求處置期間,多次協同小組內其他人大代表,會同訴求處置部門前往現場了解情況、制定解決方案。經過幾番溝通與討論,最終明確了停車場改造方案及相關時間節點。9月,紀王鄰里中心停車場改造工程竣工,建成約20輛停車規模的臨時智能刷卡停車場,紀王鄰里中心停車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