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正良

如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密切各級人大代表的聯系,密切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暢通社情民意表達和反映渠道,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中的重要內容,也是擺在基層人大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隨著代表履職意識的加強、履職的深入,在聯系社區、聯系人民群眾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缺少陣地,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渠道不暢,以集中聯系、被動聯系為主,代表對身份的認同感弱化,難以在選區扎根;二是代表聯系對象和方式比較單一,以走訪居民群眾、開展座談交流為主,樓宇、園區的企業和白領參選率相對較低,代表難以走進,活動更難開展,聽取和反映的社情民意不夠廣泛,各級代表之間缺少相互聯系、學習、交流的載體;三是代表聯系群眾的成效不明顯,選民群眾提出的意見和要求未能及時得到處理和反饋。
從全市各區平臺建設情況看,主要有在居民區設立人大代表聯系點,在街鎮層面建設人大代表之家,在單位獨立、聯合選區,以及樓宇、園區、商場設立人大代表聯絡站等多種模式。如何在黨的領導下,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和活動支撐,使這些不同模式的平臺在密切代表聯系人民群眾,暢通社情民意訴求和表達渠道方面切實發揮作用,提出如下建議:
要把平臺建設放到黨的群眾工作大局中思考謀劃。建議通過邀請代表所在單位參與街道區域化大黨建,以形式多樣的聯動活動助力黨的建設;把居民區書記作為聯系點負責人,利用聯系點邀請代表參加居民區各類會議活動,推動居民區自治;把聯絡站放到全區深入推進樓宇黨建工作的大背景下統籌謀劃和布局,依托“白領驛家”黨建平臺,發揮人大代表獨特的優勢開展聯系,增強黨的群眾組織力和社會號召力。
要把制度規范和創新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建議通過出臺代表履職平臺建設指導意見,從功能定位、建設原則、建設要求、工作職責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便于街鎮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開展平臺建設。應以勤儉務實管用為目標要求,借力借勢、務實開展工作,盡量不額外增加基層負擔。代表履職平臺可以單獨設立,也可與黨建中心、文化中心、黨建服務站、居民區等其他群眾服務陣地統籌合用,不搞一刀切。還應制定協助代表聯系選民群眾、匯總反映選民群眾意見建議等制度,供街鎮參照,并結合各自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
要把豐富活動內涵和建立工作機制有機結合起來。建議將代表履職平臺工作納入年度計劃統籌考慮,結合區、街、居工作,分別制定年度活動安排表,邀請代表參加,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安排,讓履職平臺動起來。應建立和完善相應工作機制,將代表集中聯系社區所提意見建議比照代表建議處理,以提高辦結率和解決率;建立意見建議收集、處理、反饋機制,打造意見建議處理閉環,確保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得到真正落地;樓宇園區代表履職平臺,可建立視察調研機制,推動政府進一步優化區域營商環境,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作者系靜安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