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知,蔣歡,王永林
(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上海200040)
每年四大國際時裝周的秀場外總是伴隨著動物保護組織的各種示威抗議,他們拍攝驚悚宣傳片,制作各類標牌,甚至通過向穿著皮草的名人身上潑油漆或在高級時裝店門口涂顏料等行為,來反對人們穿著動物皮草。與此同時,隨著人造革產品時尚性研究的深入發展、產品表面印花技術以及內在性能的不斷創新和優化,有些產品無論是在外觀質量、手感,還是穿著舒適性或保暖性方面,已經能達到與動物皮草同樣的水平。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8年版)顯示:截至2017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大人造革生產和消費中心,其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伴隨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人造革服裝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
在國際和國內發展的背景影響下,FZ/T 73028─2009《針織人造革服裝》(以下簡稱為舊版標準)標準于2017年進行了修訂,并更新為FZ/T 73028─2017《針織人造革服裝》(以下簡稱為新版標準),于2018年4月1日實施。
隨著近年來合成技術及涂覆技術的發展,舊版標準中“以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的表述已經不適合當前的生產現狀。因此,新版標準刪除了針織人造革服裝的分類,并將“以針織布為基布,以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更新為“以紡織針織物為基布”,即標準適用于以人造革(紡織針織物為基布)為主要面料生產的人造革服裝。

表1 新版標準對于主要部位及用料要求
新版標準刪除了分類,新增了產品的分等規定,即將產品等級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由于人造革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人造革服裝遠遠不止于舊版標準中所羅列的西裝、夾克衫、裙、褲、風衣、大衣等,目前流行的各類拼接服裝、棉制服裝、羽絨服、內衣等,也越來越多地使用人造革做為面料。
舊版標準在使用說明中僅標注了人造革的種類,為使消費者更清晰、準確地知曉其所消費的服裝面料類別,新版標準在使用說明中明確標注了涂層的種類。此外,新版標準刪除了“其余產品說明按照GB 5296.4規定執行”的要求,將舊版標準中的“產品的基本安全技術類別按照GB 18401規定執行”更新為“成人產品的基本安全技術類別按照GB 18401規定執行,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產品的基本安全技術類別按照GB 31701規定執行”。隨著時代的發展,強制性標準GB 5296.4─2012已于2017年1月轉化為推薦性標準GB/T 5296.4,而號稱史上最嚴的強制性標準GB 31701也已于2016年6月1日實施,所以該部分內容的更新更加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
新增了“或GB/T 6411”規定執行。眾所周知,GB/T 1335涵蓋了男子、女子和兒童的服裝號型規定,而新增的“或GB/T 6411”主要針對針織內衣的號型規格,使采用各類針織人造革服裝的號型規定都有了依據。
成品主要部位規格尺寸偏差由舊版標準的“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更新為“直向和橫向”,同時將合格品直向(舊版標準長度方向)的考核指標進行了更新。對紡織品檢測行業來說,長度方向和寬度方向一般適用于機織面料的紡織制品;對針織面料的紡織制品,直向和橫向更容易識別,其中直向包括衣長、袖長、褲長和裙長,橫向包括胸圍、總肩寬和腰圍。
將舊版標準中的條款“主要部位用料外觀質量要求”更新為“主要部位用料要求”。這一條款的修改使標準的要求更接近于生產實際,而不僅僅局限于產品外觀質量的要求。新版標準對于主要部位的用料要求詳見表1。
新版標準在產品內在質量要求方面的內容更新較多,文中分別從刪除、新增和修改3種類別內容進行了解讀。
新版標準刪除了舊版標準4.8.2的內容(有噴涂、繡花、印花圖案的產品,經洗滌后圖案變色不低于4級,圖案不脫落)。這是因為:首先,舊版標準在引用GB/T 8949的測試方法進行撕裂力測試時要求測試經向緯向,但新版標準FZ/T 73028《針織人造革服裝》是以針織物為基布,所以該測試方法以及對性能的表述并不適合新標準;其次,舊版標準在進行彈子頂破強力時引用GB/T 8878的方法進行測試,且GB/T 8878標準明確要求織物的棉含量不低于50%,而新版標準中的針織人造革的基布不一定能滿足這一要求;另外,人造革面料畢竟是在織物的表面涂覆了強度和模量更高而且具有一定彈性的高分子材料,舊版標準中GB/T 8878所引用的方法標準GB/T 19976是適用于所有的織物,但彈性織物是除外的;最后,對于高分子合成過程中所引入的涂層材料的色母粒/染色劑,其分子間的結合強度和普通織物的染整工藝在織物上的附著程度不是同一個數量級,所以若繼續延用舊版標準對耐皂洗色牢度以及噴涂、繡花、印花圖案的洗滌變色要求已無意義。

表2 新版標準在內在質量中刪除內容

表3 新版標準在內在質量中新增內容

表4 新版標準在內在質量中修改內容
新版標準增加了對產品異味和產品中所含聚氯乙烯有害物質限量的考核,使該標準在滿足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同時,也能滿足消費者對服裝安全性能的要求;增加了對產品耐黃變性能的考核,可以滿足消費者對白色服裝耐穿著性能的要求,同時新版標準還規定該性能按照QB/T 4672─2014的B法規定執行,照射時間12 h,使耐黃變性能的檢測按照規范的方法進行測試;增加了對里料紕裂性能的考核,這是考慮到針織人造革面料在服裝上使用的廣泛性提出來的,對有機織里料服裝的紕裂性能進行考核符合消費者對一般服裝的穿著性要求,同時新版標準規定紕裂性能按照GB/T 21294規定的方法進行測試,使該性能的檢測和考核都有標準可依。
對于剝離強力,從材料本身的特性來說,人造革表面的涂層更接近于具有一定彈性的塑料,所以選用測定厚度小于1 mm的塑料薄膜或薄片的拉伸性能標準GB/T 1040.3可更好地模擬和測試涂層與基布的結合強力,便于更好地控制服用面料的質量;將項目名稱“低溫耐折牢度”改為“耐折牢度”,是因為中國雖然幅員遼闊,但長期處于溫度為-10℃的地區的情況畢竟很少,所以新版標準規定了更符合生活實際的溫度條件(23℃),并在3.9.6條款中特意強調在-20℃以下的地區應關注耐折牢度的適用性;對于抗黏連性,新版標準附錄A的試驗裝置、試驗步驟、試樣的制備以及恒溫箱的溫度設定,均與GB/T 8949的規定相同,但將壓片上重物的載荷由舊版標準的10 N修改為30N,恒溫時間由3h修改為24 h,對結果的評定和記錄做出了更簡潔的表述,即無黏連、輕度黏連和黏連,這一更新使生產企業和檢測機構都能更方便地識別涂層材料自身的穩定性和耐穿著性。
此外,對里料的耐汗漬色牢度、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的指標也進行了更新修訂,詳見表5。標準中對耐水、耐汗漬、耐摩擦色牢度考核指標的更新,使人造革服裝的里料性能滿足國家強制標志性要求的同時,與現行有效的各類服裝標準的里料性能一致,如 GB/T 2662—2017《棉服裝》、FZ/T 81007—2012《單夾服裝》、FZ/T 81004—2012《連衣裙、裙套》等標準中均規定里料的干摩擦色牢度為3~4級,便于生產企業控制和把握服裝的質量。

表5 標準對里料耐汗漬色牢度、摩擦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要求變化

表6 標準對袖長的測量描述方法修改
此外,新版標準還對袖長的測量描述方法(詳見表6)進行了闡述。對圓袖的表述更新使得測量起點更加明確,便于測得精確一致的結果;對連肩袖表述的修改更新,使測量時更便于操作。
《針織人造革服裝》的修訂和更新使相關內容更適合行業的發展,并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規范要求。對生產企業來說,優化合成以及人造革涂覆生產工藝流程,使人造革具有更好的剝離強力、耐折牢度、抗黏連性以及白色革的耐黃變性能,提高人造革的服用性能和耐穿性能。對于服裝企業而言,可以設計生產出更多式樣服裝的同時,必要時選用合適的里料,可以使服裝的性能更好地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對檢測機構而言,加強對新版標準的學習,并及時對相關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通過共同努力,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質量更好的產品,促進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