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日前印發《醫療保障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明確,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保障范圍,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受益水平明顯提高。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扶貧攻堅的主攻方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方案圍繞扶貧任務,提出了醫療保障扶貧的六大目標。
——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制度全覆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覆蓋率均達到100%。
——全面落實基本醫保待遇政策,整體提升保障水平,逐步均衡城鄉差距。
——加大大病保險傾斜力度,對農村貧困人口降低起付線50%、提高支付比例5個百分點、逐步提高并取消封頂線。
——進一步增強醫療救助托底保障能力,確保年度救助限額內農村貧困人口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住院醫療費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對特殊困難的進一步加大傾斜救助力度。
——使用適宜技術,促進定點醫療機構嚴格控制醫療服務成本,減輕農村貧困人口目錄外個人費用負擔。
——不斷優化醫療保障經辦管理服務,全面推進貧困人口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新華社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日印發《打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到2020年通過擴大貧困勞動力就業規模、提高就業質量,促進100萬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帶動300萬貧困人口脫貧。
方案還明確了到2020年使有職業培訓需求的貧困勞動力都有機會接受職業培訓,完成貧困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累計300萬人次;使有就讀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往屆兩后生都能接受技工教育,技工院校新招收貧困家庭學生不少于12萬人;實現貧困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各類人才服務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人才智力支撐貧困地區脫貧能力顯著增強。
方案提出了5個方面的重要舉措。一是強化就業服務,扶持發展扶貧車間等載體吸納就業,鼓勵返鄉下鄉創業帶動就業,深化扶貧勞務協作,開發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二是實施技能脫貧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增強貧困地區職業培訓供給能力;三是推進貧困人口社會保險應保盡保,逐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防范因工傷、失業致貧返貧;四是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向貧困地區流動,落實向貧困地區傾斜的工資政策;五是加大深度貧困地區支持力度。
——新華社
為堅決遏制農地非農化亂象,中央決定即日起在全國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堅決遏制“大棚房”問題蔓延勢頭,必須切實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不折不扣地堅守“農地農用”原則。
國務院強調,開展“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社會敏感度高,必須準確把握清理整治范圍,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如期保質完成任務。應當看到,我國在落實“農地農用”原則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管理不善、執法不力等原因,也有各地認識不清、標準不嚴的因素。必須要從中汲取教訓,建立問題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的工作機制,特別是要在完善監管政策的同時,使各項涉及農地的政策規定明確、細則精準,對違法違規問題的查處便于認證、易于操作。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