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人年輕的時候很容易有夢想,但是當青春消失還能堅持夢想,才能叫做偉大。這話或許只說對了一半。青春并不僅僅是年華,更是心境。有三歲之翁,也有百歲之童。青春與否,無關乎年齡,而在于心態是否年輕。用意義定義人生,以奮斗禮贊時間,這不僅是年輕人應有的追求,也是每一個與時代同行之人該有的姿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6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趙樂際、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到會祝賀,王滬寧代表黨中央致詞。《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說。
“面對‘老漂族群體迅速擴大的現實,相關措施尚需進一步快速推進才可滿足需求。政府要下大力氣做好外地戶籍老人與原地城市社會福利、醫保報銷等方面的制度銜接,減少異地養老帶來的不確定性、不適應性。讓老漂族老有所養老有所醫,不僅考驗著異地養老模式的健全與完善,更是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改革的一道時代命題,這顯然需要多方有足夠的緊迫感,并切實付出努力。”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占全國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為照顧晚輩而隨遷的比例高達43%。對于這些“老漂族”,醫療和養老是他們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光明日報》發表評論說。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樹立和培育積極老齡觀,少些‘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喟嘆,多些‘老驥伏櫪的豪情,增強‘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的自信,擁抱‘休將白發唱黃雞的樂觀,老年生活將更加從容豁達。愿你我老去時,都能從容沐浴夕陽。”
——據全國老齡辦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占總人口比重的17.3%,平均近4個勞動力扶養一位老人。可以預見,伴隨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銀發浪潮”將滾滾而來。《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說,老年是生命的特殊時期,是仍然可以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
“說一千,道一萬,子女得明白一個道理:帶孩子本該是你的事,老人考慮到小兩口都得上班,替你來帶,這是山一樣重的情分,得感恩。日常的累,必須想辦法分擔,讓老人不時能歇一歇、喘口氣,不能當甩手掌柜;觀念沖突,好好說、多換位、多體諒;老人實在不想帶,也要理解。忙活半輩子了,也該讓老人享享清福了。”
——浙江有個陳阿姨,打拼半輩,兒子成家立業了,自己想享幾年清福,不想帶孫子了。兒媳婦不樂意了,放話說:等你老了,是不是我們也不用管了?《人民日報》發表評論說,別把老人受累當應該。
“任期不‘踩線,退休才安全。退休不代表‘安全著陸,更不代表有了‘護身符、進了‘保險箱,違紀就要被查、違規就會被糾,任何人都無例外。”
——日前,記者從長春市紀委監委了解到,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黨工委書記劉澤臣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報道說劉澤臣于2010年10月退休,換言之,他是在退休近8年后被查。湖南紅網發表評論說。
“‘祖傳神醫撕下畫皮,‘祖傳秘方也該走下神壇,用現代科技的眼光審視,讓其回歸到本來位置,而不是過度神秘化,給騙子留下可乘之機。”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顯示,多個藥品廣告中以“傳人”“專家”等身份出現的劉洪斌、高振宗、郭永潔、王志今,均被認定與其代言的產品“沒有任何關系”。吉林電視臺因在各頻道發布8則相關違法廣告被罰款160余萬元。《工人日報》發表評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