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清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數據開放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
從2013年至今,貴州就努力與時代接軌,探索、踐行創新驅動戰略,搶抓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可謂看得準、起步早、走得快,創下無數個大數據之首,率先搶占了大數據發展先機。貴州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充分挖掘大數據商用、政用、民用價值,更好地以大數據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務民生社會事業,用信息化發展新階段的新成果,進一步展示貴州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數據開放顯示貴州氣度。貴州大數據蓬勃發展是通過政府數據開放平臺上線運行,致力于提供政府部門可開放的各類數據的查詢、瀏覽、下載等數據服務,為企業和個人開展政府數據資源社會化開發利用提供數據支撐,促進政府數據的增值利用,推動大數據“雙創”及相關產業發展。作為西部地區,貴州省貴陽市在數據開放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2018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發布:貴陽政府數據開放總分全國第一,領跑全國。數據開放有三個核心,一是數據獲取能力的核心,二是數據管理能力的核心,三是數據價值釋放的核心。貴陽正是圍繞這三個核心來建設和發展政府數據開放的。未來,貴陽還將從技術、管理、合作模式上進行突破,朝著數據價值的方向去推動貴陽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的發展。
貴州數字經濟增速快。全省正在大力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數據強省,打造國家級大數據內容中心、服務中心、金融中心、創新中心。實施數字經濟倍增計劃,精心培育大數據核心業態、關聯業態、衍生業態,謀劃推進一批大數據引領性、應用性、支撐性項目,做大做強數字經濟。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很重要。2013年以來,貴州大數據企業從不足1000家增長至目前的8900多家,大數據產業規模超過1100億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公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就業白皮書(2018年)》顯示,2017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為37.2%,全國第一。另外,在數字經濟吸納就業上,貴州又以23.5%的增速位列2017年全國各省市第一。兩項增速全國第一的佳績,讓貴州更有底氣面向未來。人們評價,貴州積極推動大數據發展,走出一條彎道取值、后發趕超的創新之路,成為我國大數據發展的新高地,為數字經濟發展打造了“貴州樣板”提供了貴州經驗。
短短數年間,貴州大數據發展從無中生有到風生水起,再轉入落地生根,深刻改變了貴州,不僅數據開放改變貴州氣度,還有便捷支付改變人們生活格局,“數據鐵籠”改變社會治理模式,等等。如今,大數據成為貴州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成為貴州創新驅動的新引擎。而數博會成為開放合作的新平臺。2018年數搏會是中國邁進新進代的第一次國際大數據博覽會,吸引5萬多名代表和嘉賓參會,388家企業參展,觀展人數超過12萬人,簽約項目199個、金額352.8億元。全球共有193家媒體1639名記者參與報道,人數創歷屆新高,國際傳播力度空前。香港報紙評論,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讓世界聚焦貴陽,這個國家級博覽會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大數據發展的一個重要標桿,同時也成為行業中全球化程度最高和最具權威度的平臺。
今后,堅定不移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向縱深發展,我們還要加快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大數據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推動大數據與服務民生深度融合;推動大數據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促進農村產業革命,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融合是新時代大數據發展的最大特征和價值所在。只有融合,才能實現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大數據已經改變貴州,并將繼續改變貴州。全省上下已經營造出了一個發展大數據、使用大數據的生態,正在為打造大數據事業的升級版努力奮斗。(作者系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