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黃飛 余荀
2018年6月28日,這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對貴州老年大學來說,卻是個值得紀念和記住的日子。這一天,由貴州省委老干部局、貴州老年大學主筆創編,貴州大學音樂學院協辦的原創音樂劇《金色年華》在貴陽世紀星光劇場進行了首場演出。
隨著懷舊的音樂響起,炫目的燈光掃射在舞臺上,一個關于老年大學的學員們在花甲之年如何追求夢想的故事,也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開始上演。貴州老年大學一群可愛的老年學員們在導演常青的帶領下,正積極地排練一個新節目,準備進京參加“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文藝匯演”。女主演徐姐突然病倒,排練只能中斷,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時,能歌善舞的秦楚出現在同學們面前,讓大家驚喜不已。可是當秦楚和導演常青見面時,秦楚突然情緒失控,憤怒地走開了。原來,秦楚和常青之間曾經有過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年輕時從天津到貴州參與三線建設的常青,在工廠里遇到了女主角秦楚。兩人相互愛慕,墜入愛河。后來常青因為家中母親病危,緊急趕回了天津,來不及給秦楚說一聲就上了北上的列車……多年后,常青回到貴陽,在貴州老年大學遇到了秦楚,秦楚因為當年的事拒絕原諒常青,常青幾次想要解釋卻遭拒。最終,秦楚和常青在同學們的鼓勵和幫助下,秦楚和常青解開了當年的心結,走出了內心的陰霾,為了心中的夢想在舞臺上盡情揮灑,努力綻放他們最美好的金色年華……
高超的演技、全新的舞美設計、震撼的音樂以及多媒體的影像……觀眾們完全沉浸在現場所營造的溫情中,在他們真情表演的感染下,臺下觀眾有的在抹眼淚,有的隨著劇情的發展時而皺眉,時而微笑,還有人不停地為演員們錄像、拍照。
譚阿姨說,節目很感人,她看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數以萬計的知識分子奔赴貴州,投入到三線建設大會戰中。他們齊心協力、艱苦奮斗,用青春和熱血,讓貴州蝶變新生。看了這部劇,過去的回憶就像是電影一樣在腦海中回放,讓我看到了我年輕的時候。”作為參加三線建設大軍中的一員,當年激情似火的歲月讓譚桂榮至今仍歷歷在目。譚阿姨是70年從河南來到貴州息烽支援三線建設的,她說,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奉獻在了這里,對這座城市,也有著特殊的感情。她說,她無比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昔日所有的艱辛,都變成了今日的榮光。
“我的父母為貴州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生,我也依舊在為貴州的發展做著貢獻,看著貴州一天天的發生著改變,變得越來越好,我感到很自豪,很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貴州老年大學學員王冀說。
據介紹,《金色年華》是貴州老年大學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暨“獻禮七一”,與貴州大學藝術學院共同打造的大型原創音樂劇,該劇劇本素材和原型均來自學校老年學員的故事,主要演員也都是貴州老年大學的學員和貴州大學音樂學院的學生。按照“多彩文化 共建共享”、傳遞正能量、講述貴州好故事為主旋律的要求,邀請專業創作人士精心編劇、譜曲和編排。該劇旨在以謳歌新時代為主旋律,通過音樂劇的形式,講述了六十年代支援貴州三線建設的年輕人,到新時期老年朋友不一樣的生活氣息,展現改革開放40年來貴州發生的巨大變化,歌頌了曾經為建設貴州作出巨大貢獻的老年朋友們。這是一部向社會積極傳播正能量的原創音樂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