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鐸
韓勇落馬后,外界對他曾擔任五年紀委書記的經歷頗為關注。
1981年出生,仕途一路順風順水的韓勇又獲得“第一”。2018年5月14日,重慶市江津區人民檢察院接區監委函請,提前介入韓勇涉嫌受賄罪一案,這是監察體制改革后,江津區紀委區監委辦理的第一起職務犯罪案件。
十年前,韓勇還得過一次“第一”,他是江津區首名成為處級官員的80后。兩個第一之間,不僅是十年之期,更是天堂與地獄之別。
韓勇落馬后,媒體曾以《80后紀委書記落馬》作為標題報道。然而,在江津,許多人對于韓勇作為紀委書記的身份印象模糊。一名官場人士受訪時甚至說:“我也是看到新聞,才想起韓勇還當過紀委書記?!?h3>系統性腐敗
韓勇是重慶綦江人,2000年從綦江師范學校畢業后,曾在家鄉當過五年教師。2005年,他通過公務員考試,來到距離家鄉100多公里的重慶市江津區賈嗣鎮,成為一名鄉鎮干部。在賈嗣鎮的六年中,他順風順水,成長為鄉鎮領導,并成為80后副處級干部。
2011年,韓勇離開賈嗣鎮,出任江津區濱江新城管委會黨委委員、副主任、紀委書記。一名熟悉當地政情的人士介紹,從賈嗣鎮到濱江新城管委會,韓勇都是副職,級別也一樣,但權力大不相同。濱江新城是江津城市建設的一個主戰場,各種基礎設施投資額大,隨便一個單獨項目的資金都比鄉鎮全年的建設資金多。
在濱江新城管委會,韓勇既是副主任,又是紀委書記。他在濱江新城管委會分管過國土、建設、拆遷等工作,紀委書記的職務雖然一直掛著,但投入精力很少。另一名熟悉內情的人士介紹,韓勇對于紀檢工作幾乎就沒管過,頂多是有紀檢系統上級領導來,他以紀委書記的身份陪一下。有一次,重慶市紀委的一名室主任來江津調研,韓勇連基本的問題也答不上來。隨行的人還幫他解圍,說他主要抓城建工作,紀委書記是暫時兼著。
事實上,韓勇兼任紀委書記絕非暫時,而是長達五年。在此期間,濱江新城管委會出現系統性腐敗,多名官員落馬。
2017年1月21日,曾長期擔任濱江新城管委會黨委書記的張曉江落馬。三個月后,江津區紀委發布消息,濱江新城管委會主任王禮、副主任鐘巧巧因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審查。此外,管委會下屬國企——濱江新城開發建設公司用虛假交易騙取銀行貸款資金6.1億元;該公司職工劉夢潔虛增職工用餐打卡數據,貪污公款100多萬元。
知情人告訴記者,濱江新城管委會腐敗窩案爆發時,韓勇已調任江津區永興鎮鎮長,成為正處級。雖然對于紀檢工作比較陌生,但畢竟當過五年紀委書記,韓勇自知難辭其咎。組織找他了解情況時,韓勇檢討了過失,認為履行監督責任不到位,同時,他也大倒苦水,說管委會的政治生態特殊,自己難以發揮作用。
韓勇所說,并非全是虛矯之詞。至于說濱江新城管委會特殊的政治生態,很大程度要歸結于“一把手”張曉江。
張曉江從2012年開始擔任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同時兼任濱江新城管委會黨委書記。據介紹,張曉江個性跋扈,把分管領域當成“私人領地”,認為“只有區委書記和區長可以管得了我”。他常說自己是市管干部,由市委組織部管。至于新城管委會的紀委書記韓勇,被張曉江罵得狗血淋頭是常有的事。
一名當地人士介紹,面對張曉江這樣的“一把手”,讓韓勇切實履行監督責任,現實地說,確有一定難度。不過讓人遺憾的是,韓勇連獨善其身也沒有做到,甚至不惜為虎作倀。
數年前,張曉江要提拔一名與自己關系曖昧的女干部。這名女干部口碑很差,即便有張曉江在后面撐腰,依舊有較強阻力。在管委會會議上,至少兩名副職反對,他們不敢明說此人的生活作風問題以及與張曉江的關系,只能抓住她所在部門的經濟問題。向來對紀檢工作不上心的韓勇,此刻卻以紀委書記的身份跳出來發言,為這名女干部辯白。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昧著良心說假話,更是在討張曉江的歡心。
韓勇的所作所為換來了張曉江的另眼相待。韓勇先后分管國土、建設等領域,被認為是張的得力干將。到了后期,韓勇與張曉江幾乎成為一種人身依附關系。無論人前人后,韓勇都毫不避諱地叫張曉江為“老大”。
在當地的政商界,多年來一直有“八大金剛”的說法。所謂“八大金剛”,說的是與張曉江關系密切的八名商人。當地盛傳,在濱江新城管委會,無論工程招標與人事任免,“八大金剛”的能量遠比一個副主任強得多。
韓勇為了進入張曉江的圈子,同樣與“八大金剛”過從甚密。因此,當張曉江落馬,“八大金剛”配合調查時,外界普遍認為韓勇懸了。出乎意料的是,“八大金剛”很快就供出了管委會原主任王禮、原副主任鐘巧巧,兩人在張曉江落馬三個月后即接受調查,但韓勇看起來卻安然無恙,僅僅被找去談了幾次話。
據知情人士介紹,韓勇幫“八大金剛”做了不少事,他分管的工程項目,“八大金剛”多有染指。但韓勇與“八大金剛”的金錢往來,遠不如王禮、鐘巧巧等人,更多時候是看在張曉江的面子上幫忙。
當然,韓勇絕非一塵不染。如果說張曉江是個“壞老師”的話,鐘巧巧等人只學得“形似”,韓勇卻學得“神似”。鐘巧巧與“八大金剛”沆瀣一氣,自認為出了事有張曉江扛著,韓勇則從張曉江培植“八大金剛”做代理人的手段中“領悟”出,要栽培自己的勢力。據了解,韓勇與幾名特定商人也逐漸形成這種關系,商人在臺前承接工程,自己在后面撐腰,儼然培植了“小金剛”。
然而,聰明反被聰明誤。濱江新城管委會出現系統性腐敗后,上級要求對近年來的建設工程進行認真清理。韓勇與“小金剛”在清理中終究露出馬腳,他也步了張曉江等人的后塵。
鐘巧巧在落馬后曾供述,親眼目睹張曉江的所作所為,并經常為其違規操作“開路”,自己逐漸放松了防線。這句話對于韓勇或許也適用。身為80后官員,他一路順風順水。然而,在內部尊崇、外界熱捧中,在前程遠大的預期中,更在一個染缸中,尤其面對張曉江這樣的領導時,他終于迷失自己,喪失底線。起初是攀附權力,為虎作倀,到后來甚至自己也想嘗一嘗當“老虎”的滋味。最終,只能是自食惡果。
(摘自七一客戶端/《藍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