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雅軍 寧夏神耀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成本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為了取得經營收入而發生的費用,泛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發生的各種資金耗費的總和,包括物料耗費、能源動力耗費、人工成本耗費、行政管理耗費、資金成本耗費等等。成本費用既是反映和監督勞動耗費的工具,也是推動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桿。
成本費用管控經過實踐驗證,永遠是企業管理工作的一條主線。加強企業成本費用管理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生產經營耗費,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增加積累,為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可以促使企業改善生產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進而降低產品售價,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擴大市場份額。由此可見,成本費用管理的好與壞,直接反映了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并且關系到企業經營的成敗。
加強成本費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如果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對成本費用進行強有力的管控,將成本費用控制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建立穩健、可持續、良性的生產運營環境。筆者認為進行成本費用管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通過學習培訓成本費用相關知識,可以提高全體員工特別是中高級管理人員對成本費用管控重要性的認識,為將控制成本費用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做好思想上的準備;通過學習培訓,使管理人員能夠區分各成本費用要素,明確固定成本費用、變動成本費用及半變動成本費用的概念,據此對本企業的成本費用項目進行合理劃分,這在經營管理中對能否抓住成本費用管控中的重要環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要成立成本費用管控領導機構,由主要領導親自管、親自抓,從組織上確保成本費用管控措施能夠落實到位。
制定出完善的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成本費用管理辦法,建立目標成本費用和責任成本費用管控體系,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目標成本費用和責任成本費用,既不能目標過低,簡單容易完成,使責任單位失去努力的動力;也不能目標過高,經過廣大員工努力,仍然達不到目標,挫傷責任單位的積極性。企業一定要依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切實可行的成本費用責任目標體系,使責任單位能夠“掂起腳來摘到桃子”,“合理下放壓力,最大激發動力”,同時要明確成本費用績效考核機制,按期做好成本費用的核算、反饋、分析和考核工作,做到成本費用目標與每一個員工的收入分配掛鉤,形成目標成本費用和責任成本費用的閉環管理。
成本費用的預算管理是企業控制成本費用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將成本費用的預算管理落到實處,達到企業管理層預期的管理目標,才能為企業的長足發展提供動力。
一方面必須依據企業管理所要達到的目標,建立成本費用預算倒推機制,倒推成本費用目標,通過預算形式,強化成本費用管理責任和考核獎懲機制,促使成本費用指標層層細化到月、旬、日,分解落實到班組和崗位;大力推進班組核算,細化成本費用核算項目,完善保障性措施,將生產費用量化到每個工序和作業環節,并將這些管控措施落實到位,確保成本費用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在成本費用的預算管理中,既要嚴肅認真,又要留有余地,防范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可控因素的出現,以規避風險事件發生,確保成本費用管控總體目標的實現。
通過預算分析可以查找出企業在成本費用管控中存在的成績與不足,以改進管理舉措,達到預期目標。預算分析可以采取定期召開成本費用分析會的方式,對企業一定時期成本費用構成項目逐項進行剖析,厘清成本費用升降原因,總結成本費用管控中存在的成績,查找存在的關鍵問題及管理漏洞,對行之有效的成本費用管控措施和方法進行推廣,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找準降低成本費用的突破口,堵塞管理漏洞。通過對預算的執行情況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提升和改進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的精準度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現由于不合理的預算導致的單純壓縮成本費用,從而使企業喪失活力,同時也為準確的進行成本費用考核做好準備;另一方面通過預算分析可以總結成本費用管控中的經驗,找出成績和不足,止住成本費用管控中的出血點,增強成本費用的管控能力,為企業內部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持。
通過分析能讓企業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公司的成本構架,從而抓住本企業成本費用控制的重點環節,在管控活動中做到有的放矢。成本費用分析是否有效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不完善的成本費用分析可導致單純的壓縮成本費用,從而使企業喪失活力;科學合理的成本費用分析與控制系統,是企業內部決策的關鍵所在,只有建立起這個系統才可以從根本上改善企業成本費用管理狀況,為企業降低成本費用打下基礎。同時企業必須不斷完善成本費用管控體系,形成閉合管理,建立起以可控成本費用為控制重點的責任成本費用體系,將成本費用控制目標層層分解落實,明確成本與責任掛鉤的形式,做到人人頭上有目標,人人肩上有壓力。
積極開展成本費用對標管理工作,并使之成為常態化。一方面是橫向對標,即與相近行業、兄弟單位聯系,開展行業成本費用對標工作;另一方面是縱向對標,即現本企業歷史數據對標。兩種方式要雙管齊下,這樣才能抓住成本費用對標中的關鍵環節,重點將材料費、水電費、委外服務、修舊利廢等方面與標的單位或歷史數據核對,從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細化分析,找出本企業成本費用管理中的短板和漏洞,落實責任,制定改進措施,提高成本費用管控能力,切不可使成本費用對標流于形式,為對標而對標。
通過建立健全成本費用預算體系,明確了企業成本費用管控的目標,但是這些目標,需要企業各層級管理人員通過不斷加強過程管控才能實現。
(一)建立成本預算預警機制,依托信息化手段,在全面預算系統中分解月度成本費用預算指標,通過系統自動控制成本費用支出,對即將達到成本費用控制限額的單位提出警示,引起管理層的警覺,并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費用支出,防止超支。同時,通過集中遠程財務憑證審核,加強預算執行的過程控制,確保成本費用的真實性和月度預算的可控性,防止在成本費用管控上弄虛作假現象的發生,實現預算的剛性控制。與此同時,在成本費用的過程管控中,還要從點滴做起,做到大事不丟手,小事不放過,確保成本費用得到有效控制。
(二)在成本費用的過程管控中,要狠抓原材料消耗定額管理,嚴格控制原材料消耗,降低成本費用。
1.結合生產實際,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原材料消耗定額并認真執行,建立企業主要物料消耗的定期統計分析機制,對原材料超定額現象進行分析評價,修訂完善;對于管理不善導致的超定額,要予以處罰;對于采取有效措施、強化管理,導致原材料消耗降低的單位或部門,要進行獎勵,做到獎優罰劣、獎罰分明。
2.加強現場管理,建立企業原材料消耗定期巡檢制度,對出現原材料丟失、浪費現象的,一律對責任單位或責任人進行處罰,堅決杜絕丟棄浪費現象的發生;在生產組織上,要避峰就谷,揚長避短,采取一切措施,降低物料消耗;對于修舊利廢效果明顯的單位或個人進行獎勵,通過抑惡揚善,鼓勵員工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費用。
3.樹立輕資產運營的理念,全面清查庫存物資和閑置設備、材料、器具等,加大盤活復用、調劑串換和處置變現力度,降低原材料成本。
企業要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數量上狠下功夫,嚴格各生產環節的管理,合理高效的安排生產。通過科學合理組織生產,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增加產量,提高產品質量,千方百計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直接人工費用,通過提質增產,從而達到降低產品成本費用的目的。
狠抓科技創新,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大力開展小改小革活動,積極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強化材料費、水電費、修理費等變動費用和半變動費用的管理,通過科技創新、管理提升降低成本費用,向科技、向管理要效益。
近年來,受專業化分工思想的影響,企業將一些工作難度大、工作量繁雜的業務委托給專業化公司經營,發揮專業化管理優勢,本無可厚非,但是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卻將一些員工自己能干、企業可以自行經營的業務委托專業化公司經營,甚至將員工辦公室的保潔工作都委托保潔公司進行,造成本企業人員大量富余,人浮于事,不僅使員工失去了艱苦樸素的作風,而且又使委外費用大量增加,導致成本費用居高不下,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成果。為降低成本費用,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在有能力、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收回部分委外業務,加大委外業務自營力度,眼睛向內,向管理要效益,細化措施,深挖內部潛力,在不增加人員的情況下,所需人員由各部門、各單位通過優化勞動組織內部進行調劑,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減少委外費用支出,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
1.狠抓產品銷售工作,提高市場占有率,加大貨款回收力度,積極清倉利庫,盤活資金;同時要加強對承兌匯票等金融衍生品的管理,不斷加大承兌匯票轉讓力度,盡量做到不貼現或少貼現,降低財務費用,提高盈利水平。
2.在融資方面,積極與各金融機構、資本運營公司聯系溝通,取得資金支持,爭取多引入金融衍生品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助力企業發展;同時要積極聯系金融機構,調整借款方式,爭取低利率貸款,減輕企業經營壓力。
在稅收管理方面,要積極組織管理人員尤其是涉稅管理人員認真學習及時掌握相關稅收政策和管理規定,做到應抵盡抵,堅決避免由于賬務處理不當,造成增值稅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和成本費用不能在所得稅稅前列支,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及涉稅事項發生;同時要充分利用國家及地方政府稅收優惠政策,積極爭取政策性稅收減免,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通過以上一系列強化成本費用管控措施的落實,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