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鈞梅 三洋能源(蘇州)有限公司
大量實例表明,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對我國新能源汽車事業持續穩定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實現能源循環再利用的主要途徑。但我國對此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因此,本文基于理論實踐,對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建議做了如下分析。
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研究,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緩減燃油供應矛盾、改善大氣環境等方面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一直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在2016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77.7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的45%~55%。但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事業持續穩定的發展,也帶來了很多全新的挑戰。相關專家預測表示,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17萬噸的規模,大約是2017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保費量的20~25倍。
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也日益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多為鋰電池,但我國鋰元素儲備量比較少,而且開采提煉難度比較大;其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組成成分非常復雜,如果不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理,則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威脅著人類的身心健康。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展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建議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既能大幅度提升汽車動力電池的使用周期,避免產生二次污染,也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證環境和社會的安全,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第一,就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發展現狀而言,具有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的回收再利用的發展規劃和制度規范還沒有出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和應用,也阻礙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業化的發展[1]。
第二,尚未出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沒有企業準入條件和相應的管理模式體系,很多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仍然采用粗放式的模式和經營體系,技術和工藝還比較落后,缺乏環保意義,不利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持續穩定的發展。
第三,還未實現標準化,不同汽車動力電池的型號、規格、形狀等都不盡相同,大大提高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難度,對相關企業實現標準化的運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和美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研究和應用的起步比較晚,各體系還不夠完善,在電池回收、運輸、拆解、循環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使得各大企業之間存在競相壓價、無序競爭的問題,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大量新能源、可循環利用的資源被無故浪費。除此之外,相關責任體系沒有很好的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這一點也是導致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率低、處置率提升困難的主要原因。各項資源的浪費也比較嚴重,尤其鋰原材料愈發緊張,價格也是成倍增加,環境污染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由于我國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研究的起步比較晚,各項技術、操作工藝還處于探索試驗階段,沒有足夠的精力來研究以循環再造為目標的回收利用技術。而且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方式方法,還停留在廢物處理階段,對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涉及到的生產安全以及環境問題還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就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發展現狀而言,即使退役以后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仍然具有很多初始能量,如果可以把這部分能源實現回收再利用,對實現資源集約、環境保護、對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全壽命使用周期有重要意義[2]。
加快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頂層設計,完善各項法律法規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同時入手:
第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法律法規制定過程中,要切實做好頂層設計和前瞻布局,充分結合企業目前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及國家制定的各項標準,制定有針對性的示范應用。
第二,科學合理的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運輸、存儲的法律和法規,并對電池的結構設計、連接方式、工藝技術進行標準化處理,在有效電池能源被充分利用的基礎上,確保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安全性和動力電池在拆解、檢測環節的一致性。
第三,全面落實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編碼制度和可追溯體系,并對電池的全壽命使用周期的各項信息,進行全面記錄,以便提升監測和評估準確性,為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化、規模化、有序化奠定堅實基礎。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過程中,要充分借鑒互聯網、計算機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信息化手段,逐步構建規?;?、高效化的管理體系,為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其中管理體系包括:整車企業、新能源汽車銷售企業、消費者等。同時還要根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全權負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相關責任。同時,還要根據押金制度和各項宣傳教育,來逐步提升消費者對廢舊電池的回收利用意識,促使每位從業人員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回收再利用活動中來[3]。同時在具體回收再利用時,還要積極遵循有限梯級利用的原則,同時還要依托各項評估技術,并最大限度上提升動力電池的剩余價值,實現相關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對外界環境的污染。
第一,企業要積極開發動力電池單體、電池模組的自動拆解技術,以實現低損耗、低投入、高效率的拆解和應用,以便最大限度上提升鋰元素的利用率。
第二,開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和負極材料的可回收利用技術,以提升鋰的回收率,從而實現可持續循環發展。
第三,全面開展鋰電池回收再利用的研究,為后期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生產和環保奠定堅實基礎,促使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
第四,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現有標準,建立準確、合理、規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健康狀態評估技術,確保電池壽命評估的精確性。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深入分析了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建議,分析結果表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是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事業的主要趨勢,對降低經營成本、提高利用率、緩減生態環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有重要意義,為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率,可以從切實加快方針戰略部署,完善各項法律法規、構建完善的管理體系,積極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高回收利用率三個方面入手,從而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率,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