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也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各經濟體央行持有的人民幣資產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的占比繼續上升,與澳元、加元相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 “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季度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人民幣外匯儲備資產達1933.8億美元,占參與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報告成員外儲資產的1.84%,高于澳元的1.7%,略低于加元的1.91%。
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資產中的占比上升”反映出全球外匯儲備管理機構持有人民幣的興趣增加以及減少對美元依賴、促進外匯儲備資產多元化的需求。目前有149個國家和地區自愿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成員持有的美元、歐元、英鎊、日元、瑞士法郎、澳元、加元和人民幣八種貨幣的外匯儲備總量單獨列出,以反映這一幣種全球外匯儲備的持有情況。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9月22日順利實現大江截流,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首個水電投資項目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在當天舉行的卡洛特水電站項目截流儀式上,巴基斯坦能源部長奧馬爾·阿尤布·汗在致辭中感謝巴中兩國建設者作出的重要貢獻。他表示,該項目不僅將為巴基斯坦帶來廉價的清潔能源,也將為當地民眾提供更多寶貴的就業機會。項目投資開發方中國三峽集團表示,作為“絲路基金”成立后投資的第一單,卡洛特水電站項目是巴基斯坦首個完全采用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建設的水電投資項目,也為中國機械設備提供了“走出去”的平臺。
卡洛特水電站項目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卡洛特地區,總投資約17.4億美元,電站裝機容量72萬千瓦,建成后年發電量約32億千瓦時,30年運營期滿后將無償轉讓給巴基斯坦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