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
電子發票是指沒有紙質載體而是以電子載體形式呈現的全數字化發票。我國電子發票在國家政策支持和電子商務行業的大力推動下,從無到有、逐漸成長。自2013年我國首張電子發票誕生以來,使用電子發票的企業和行業越來越多,電子發票占全部發票的比重逐年提升,電子發票使用難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由于對電子發票的宣傳推廣力度不夠,多數人對電子發票缺乏必要的了解,也不知道能不能報銷、如何報銷,出現了寧可選擇紙質發票、也不愿意使用電子發票的情況。另外,很多企業財務部門對電子發票持懷疑和拒絕態度,甚至直接規定電子發票不允許報銷。
對于電子發票開票企業而言,電子發票方便快捷、成本低。但對于消費者而言,報銷電子發票要比報銷紙質發票復雜繁瑣,讓人痛苦不堪。一方面,報銷人必須把電子發票打印成紙質,然后把打印出來的紙質電子發票掃描上傳至報銷系統。另一方面,為了防止電子發票的重復報銷,收票企業通常要求報銷人填寫報銷單時必須登記電子發票信息,即把電子發票的發票號碼和發票代碼等相關信息手工錄入報銷系統,而紙質發票則無須錄入。這樣一來,不僅沒有實現電子發票“無紙化”的目標,反而給消費者增加了諸多麻煩和不便。此外,開票企業節約的發票打印成本全部轉嫁給消費者和收票企業。
消費者自行打印的紙質電子發票,不具備任何物理防偽性能,在紙張質地、打印效果、防偽標識、發票印章等各個方面與正規紙質發票相比都有本質差異。對于財務人員來說,紙質發票可以見票驗真、上網抽查核驗,而電子發票只能上網驗真,逐張全部核驗。財務人員鑒別電子發票真偽的責任和工作量出現了成倍的、巨大的增長,令人難以承受。為此,多數財務人員對于電子發票都感到頭疼和厭煩。
紙質發票有物理防偽特征,復印件與原件差異明顯、極易識別,重復報銷基本不可能。但是電子發票可以多次重復打印,且打印出來后都是一模一樣的,如果用來重復報銷,根本無法識別。因此,如何防止重復報銷成為各方面臨的共同難題。對報銷人來說,為避免重復報銷,就必須對每張電子發票是否報銷進行手工登記。對企業財務人員來說,為防止重復報銷,就必須建立電子發票臺賬,具體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在EXCEL表中建立電子發票臺賬,每次收到新的電子發票時都要逐張查詢該電子發票是否已經報銷過,如果沒有報銷則把該張電子發票的代碼、號碼等票面信息在EXCEL表中手工登記;另一種方法是在報銷系統中增加電子發票登記臺賬,報銷人員填寫報銷單時須把電子發票信息手工錄入系統,系統自動將本次錄入的電子發票和之前已錄入系統的電子發票進行比對核驗,對重復報銷的予以提示,此外,財務人員須對照紙質電子發票審核報銷人錄入的電子發票信息的準確性,及時發現有意或無意不按電子發票票面信息正確錄入的情況并予以糾正。對稅務機關而言,如何防止企業利用電子發票重復報銷偷逃稅款成為重大課題,比如一些企業很可能利用電子發票無物理防偽特征的漏洞,將同一張電子發票在不同年度不同月份反復多次入賬,虛增成本費用,減少應納稅所得額,從而少交企業所得稅。
電子發票使用難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雙軌制導致紙質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和增值稅普通發票)和電子發票(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同時并存,且紙質發票相對電子發票仍占據絕大多數比例。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收票企業習慣于用管紙質發票的方法去管電子發票,要求電子發票必須打印、查驗真偽、掃描影像并作為紙質原始憑證歸檔保存等;另一方面,如果企業不要求電子發票打印掃描,就會出現歸檔的紙質會計檔案不完整、編號不連續、審計檢查查詢不方便等一系列問題。發票雙軌制是影響電子發票推廣使用的關鍵因素。
目前開票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可以實現電子發票信息的雙向實時貫通,開票企業內部的電子發票系統與本企業的ERP或銷售管理系統通過接口等系統集成方法實現電子發票的信息貫通,開票企業享受著電子發票帶來的種種便捷和好處。但是收票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或收票企業與開票企業之間未能實現電子發票信息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電子化傳遞,導致在收票企業報銷環節無法實現電子發票整個鏈條的閉環。這種情況下,收票企業員工迫不得以成為電子發票在開票企業與收票企業的之間的手工傳遞者,承擔著打印電子發票、查詢驗真、掃描上傳、發票交接等工作,同時,收票企業財務人員承擔著電子發票接收、再次查詢驗真、防止重復報銷等工作。這種手工傳遞需要逐張處理、反復驗真、多次查詢,而且成本高、效率低。
(一)稅務機關應積極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加強稅收管理變革創新,加大電子發票的推廣應用力度,盡快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全部電子化和無紙化,完全取消紙質發票,全部實行電子發票,完成發票雙軌制向發票單軌制轉變,實現以票控稅向以信息控稅的轉型。
(二)稅務機關應貫徹落實“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基于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管理云平臺,組織開發電子發票數據查詢、驗真和交換的通用接口和數據規范,并開放給企業使用,從而打通財稅無紙化鏈條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企業報銷端與稅務端的貫通,從而實現電子發票全鏈條打通,為最終實現“財務報銷和會計檔案全部電子化、無紙化”創造條件。財稅鏈條打通后,收票企業可以直接從電子發票管理云平臺自動獲取與本企業有關的電子發票信息,自動查詢驗真,自動防止重復報銷,收票企業員工和財務人員基于手工傳遞的工作量全部免除,真正實現電子發票各參與方共同受益。
(三)財政部門、稅務機關和社會各界應加大電子發票的宣傳推廣力度,通過設置電子發票推廣宣傳月、印制發放電子發票推廣宣傳冊、開展電子發票應用示范、評選電子發票優秀應用典型企業與典型案例等多種方式和手段宣傳推廣電子發票,形成推廣應用電子發票的強大效應,讓全社會了解電子發票、認可電子發票、使用電子發票。
(四)國家應出臺支持政策鼓勵大中型企業積極接入全國電子發票管理云平臺,實現電子發票報銷的智能化、無紙化。通過財稅政策安排,支持具備條件的財稅信息化企業打造電子發票社會化應用平臺,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財稅聯通解決方案和優質服務,推動全社會的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