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智
(騰沖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云南 騰沖 679100)
呼吸衰竭是較為常見的危急重癥。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1]。有研究表明,呼吸道病變、外傷和心力衰竭等均會引發呼吸衰竭。該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危及其生命。本文主要探討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的臨床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間騰沖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63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這63例患者中,有男36例,女27例;其年齡為21~77歲,平均年齡為(49±28)歲;其中,心力衰竭患者有26例,中毒患者有19例,重度支氣管哮喘患者有11例,外傷患者有7例。
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具有進行經口氣管插管人工機械通氣治療的指征。3)患者簽署了同意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
對這63例患者均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機械通氣治療。具體的方法是:1)首先,對患者進行痰液檢查、血氣指標檢查、心率檢查等常規檢查。2)然后,為患者使用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祛痰劑、強心劑、利尿劑等進行常規治療。3)患者若存在水電解質紊亂的癥狀,應為其進行補液。4)告知患者將其頭部向后仰并打開口腔,檢查其口腔內是否有異物。患者的口腔若存在異物,應先清除其口腔內的異物。5)清除患者口腔內的異物后,術者左手持喉鏡柄將喉鏡葉片從患者的右口角處插入其口腔內,并將其舌體慢慢地推向側后方。6)繼續垂直向前置入喉鏡葉片,充分暴露出患者的會厭,向上提起喉鏡葉片,并挑起會厭,暴露聲門。7)術者將導管從患者的右口角置入其口腔,經喉鏡葉片插入聲門。8)將導管對準患者的聲門,插入其氣管內。9)插入氣管后,放置牙墊,并退出喉鏡。10)使用呼吸機對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將吸氧的濃度設置為30%~40%,將呼吸的頻率設置為13~20次/分,將吸入的潮氣量設置為400~500 ml。在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過程中,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適當調整呼吸機的參數[2]。11)對患者進行氣道濕化處理,將濕化器的溫度設置為32~34℃。在患者吸氣時,用無菌注射器向氣管套管內注射祛痰劑或抗生素,每隔1~2 h注射一次,每次注射2 ml。12)密切觀察患者呼吸的頻率和心率等各項生命體征。在患者的病情穩定后,可降低其吸氧的濃度,直到為其撤離呼吸機[3]。13)在進行機械通氣治療期間,應及時清除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確保其呼吸道通暢[4]。14)撤離呼吸機后,對患者進行氣囊輔助吸氧。15)當患者符合拔管指征后,對其進行拔管。16)拔管后,對患者進行面罩吸氧和超聲霧化治療。
觀察這63例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呼吸的頻率、舒張壓的水平、收縮壓的水平、PaCO2的水平、PaO2的水平、SpaO2的水平及pH值。
使用SPSS20.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在這63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顯效的患者有28例,為有效的患者有32例,為無效的患者有3例,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2%。
治療后,這63例患者呼吸的頻率、心臟收縮壓的水平、心臟舒張壓的水平均有所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其呼吸的頻率、心臟收縮壓的水平和心臟舒張壓水平的比較()

表1 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其呼吸的頻率、心臟收縮壓的水平和心臟舒張壓水平的比較()
例數 呼吸頻率(次/min)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治療前 63 34.24±7.61 147.26±35.61 83.78±24.36治療后 63 21.17±4.27 126.37±24.57 73.27±21.18 t值 11.8884 3.8325 2.5842 P值 <0.05 0.0002 0.0109
治療后,這63例患者PaCO2的水平有所降低,其PaO2、SpaO2的水平及pH值均有所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其PaCO2、PaO2、SpaO2的水平及pH值的比較()

表2 這63例患者治療前后其PaCO2、PaO2、SpaO2的水平及pH值的比較()
例數 PaCO2(kPa) PaO2(kPa) SpaO2(%) pH治療前 63 7.34±0.47 6.16±0.57 85.2±1.1 7.17±0.04治療后 63 5.45±0.47 9.33±0.45 94.3±4.7 7.31±0.03 t值 22.5693 34.6465 14.9635 22.2243 P值 <0.05 <0.05 <0.05 <0.05
急性呼吸衰竭具有發病急、致死率高的等特點。臨床實踐證實,在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應確保其呼吸道通暢,使其呼吸困難的癥狀得到緩解。筆者認為,在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氣管插管人工機械通氣治療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選擇由聚乙烯塑料制成的導管,這種材質的導管質地柔軟,可減少對患者咽喉部位的損傷。2)在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后,需對其進行鎮痛治療。3)盡可能地縮短進行機械通氣的時間,從而避免患者過于依賴呼吸機現象的發生。4)根據患者的病情,控制為其拔管的時間。5)當患者治療結束后,應做好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工作[5]。本次研究的結果說明,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經口氣管插管人工機械通氣治療的臨床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血氣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