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光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江蘇 南京 210000)
鎖骨遠端骨折通常發生在人體鎖骨外三分之一的位置處。該病的發病率約占鎖骨骨折總發病率的20%。鎖骨遠端骨折的發生是由于患者的肩部直接受力所致,可導致其肩關節的功能受損[1]。有資料顯示,用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鎖骨遠端CraigⅡ型骨折的效果很好,可恢復其肩關節的功能[2]。為了進一步探討用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鎖骨遠端CraigⅡ型骨折的效果,筆者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收治的30例鎖骨遠端Ⅱ型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以下研究。
將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第二人民醫院外科收治的30例鎖骨遠端Ⅱ型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30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經各項檢查被確診患有鎖骨遠端CraigⅡ型骨折。2)其受傷至就診的時間<3周。3)未患有其他嚴重影響骨骼愈合的疾病。將這30例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7例,女8例;其平均年齡為(47.23±5.7)歲。在治療組患者中,有男6例,女9例;其平均年齡為(47.03±5.4)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采用克氏針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為:讓患者取仰臥位,將其患側的肩部墊高,對其進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順著患者的肩峰作一個弧形切口,充分暴露患者的肩鎖關節及肩峰,對其鎖骨的骨折部位進行復位。然后,將兩枚克氏針鉆入患者肩峰的外緣部位,并經其肩鎖關節及鎖骨遠端穿出。在鎖骨的遠端橫行鉆孔,穿入鋼絲。在患者鎖骨的上方用鋼絲以8字形纏繞克氏針的尾部,將鋼絲收緊及打結。手術完畢后,逐層縫合患者的手術切口。對治療組患者采用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手術方法為: 將患者的手術床調至45°,讓其仰臥在手術床上。對患者進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順著患者肩鎖關節后面的Langer(皮膚的褶皺)線作一個弧形切口,充分暴露其肩鎖關節及肩峰,對其鎖骨的骨折部位進行復位。將鎖骨鉤鋼板進行預彎塑形。將預彎塑形后的鎖骨鉤鋼板側插入患者遠端鎖骨的上側。檢查插入鎖骨鉤鋼板的效果令人滿意后,用3~6枚螺釘將鎖骨鉤鋼板的鉤端固定在患者的肩峰下,并將鎖骨鉤鋼板固定在其鎖骨上。手術完畢后,逐層縫合患者的手術切口。術后,將兩組患者的前臂懸吊半個月,當其鎖骨處疼痛消失后,對其進行被動運動訓練。在術后14天,對患者進行肩關節主動運動。在術后半年,可根據患者骨折處愈合的情況為其取出內固定物。
對兩組患者在術后進行1年隨訪,觀察其臨床療效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根據Karlsson標準及兩組患者病情的改善情況,將其臨床療效分為以下等級。優:治療后,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顯示其關節復位,其關節間隙<5 mm,其骨折處關節可自由活動且不存在疼痛;良:治療后,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顯示其關節間隙為5~10 mm,其骨折處關節活動受限且存在輕微疼痛;差:治療后,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顯示其關節未復位,其骨折處關節疼痛明顯。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手術后,在治療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優的患者有7例,為良的患者有6例,為差的患者有2例,其治療的優良率為86.7%;在對照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優的患者有2例,為良的患者有6例,為差的患者有2例,其治療的優良率為53.3%。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較高(χ2=12.345,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接受手術后,在對照組患者中,發生肩峰下疼痛的患者有2例,發生肩關節活動受限的患者有3例,發生肩部撞擊癥的患者有1例,發生肩峰下應力性骨折的患者有1例,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46.7%;在治療組患者中,發生肩部撞擊癥的患者有2例,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3.3%。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鎖骨遠端骨折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鎖骨受暴力作用所致。該病患者的肩關節存在劇烈疼痛且不能正常活動[4]。目前,臨床上對鎖骨遠端骨折患者常進行手術治療。克氏針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為臨床上常用治療鎖骨遠端骨折的手術方法之一。但有資料顯示,克氏針和鋼絲通過患者關節面時,可造成其關節受損。接受克氏針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的患者若免疫力較弱,可發生關節炎等并發癥。該手術方法還可導致術后患者發生固定物脫落等情況。有資料顯示,用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鎖骨遠端CraigⅡ型骨折的效果很好[5]。鎖骨鉤鋼板的形狀可與患者鎖骨的外形吻合。周宇等[6]的研究表明,接受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的鎖骨遠端骨折患者在術后3個月內基本恢復正常活動。對接受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的鎖骨遠端骨折患者在術后進行3個月的隨訪發現,其中只有2例患者發生肩部撞擊癥,且其對治療效果的滿意率較高。謝宗鵬等[7]的研究成果表明,接受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的鎖骨遠端骨折患者在術后其治療的優良率高于接受克氏針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的鎖骨遠端骨折患者,其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接受克氏針張力帶鋼絲內固定術的鎖骨遠端骨折患者。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治療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治療組患者治療的優良率較高,其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綜上所述,用鎖骨鉤鋼板內固定術治療鎖骨遠端CraigⅡ型骨折的臨床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