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敏, 張曉玲,周 偉,李 娟,魏 靖,張世春
(徐州市礦山醫院神經內科,江蘇 徐州 221000)
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是一類十分常見的兒童癲癇疾病。該病在小兒癲癇中的占比較高。隨著該病患兒病情的發展其大腦可受損,對其身體發育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1]。奧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均是治療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的常用藥。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用奧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治療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BECT)的效果。
將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間徐州市礦山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68例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這68例患兒的納入標準為:1)經腦電圖檢測顯示其存在中央顳區棘波放電。2)無長期用藥史。這68例患兒的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精神障礙。2)合并有心、肝、腎等器官的器質性疾病。將這些研究對象平均分為A組和B組。在A組患兒中,有男18例,女16例;其年齡為6~11歲,平均年齡為(8.1±2.3)歲。在B組患兒中,有男20例,女14例;其年齡為5~12歲,平均年齡為(7.9±2.1)歲。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A組患兒使用左乙拉西坦進行治療。左乙拉西坦(生產廠家:重慶圣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179)的用法為:口服,初始服藥量為10 mg/kg,分2次服用。對B組患兒使用奧卡西平進行治療。奧卡西平[生產廠家:Novartis Farma S.p.A(意大利),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0015]的用法為:口服,初始服藥量為10 mg/kg,分2次服用。可根據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調整其服藥量,治療的維持用藥劑量為可控制其癲癇發作的最小用藥劑量,均連續治療3個月。
觀察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及治療的效果。根據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將其治療的效果分為以下三個等級。顯效:患兒癲癇未再發作;有效:患兒癲癇發作頻率明顯降低;無效:患兒癲癇發作的情況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在B組患兒中,發生皮疹的患兒有2例,發生輕度頭痛的患兒有4例、發生低鈉血癥的患兒有2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3.5%;在A組患兒中,發生皮疹的患兒有1例,發生輕度頭痛的患兒有2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8.8%。A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B組患兒(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在B組患兒中,治療的效果為顯效的患兒有15例,為有效的患兒有13例,為無效的患兒有7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2.4%;在A組患兒中,治療的效果為顯效的患兒有17例,為有效的患兒有16例,為無效的患兒有1例,其治療的總有率為97.05%。A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兒(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n(%)]
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的發病機制較復雜。該病患兒多為2歲到14歲的兒童。該病患兒在睡后不久或睡醒前易發病,其中病情較重的患兒在清醒狀態下也可發病。該病患兒發病時的臨床特征為單側面部或口角有短暫的抽動等。隨著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患兒病情的發展可損害其大腦,對其身心發育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奧卡西平和左乙拉西坦均是治療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的常用藥。奧卡西平可阻斷腦電壓依賴性鈉通道,從而達到抗癲癇的效果。此藥還可有效地抑制患兒神經元的鈉依賴性動作電位的持續高頻放電,有效阻斷其體內癲癇性電活動的傳播。張月華等[3]指出,對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患兒使用奧卡西平進行治療,可在短時間內改善其病情。但對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患兒長時間使用奧卡西平進行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左乙拉西坦是吡拉西坦的衍生物。該藥是一種具有獨特作用機制的抗癲癇藥。該藥可與患兒腦內的突觸囊泡蛋白2A相結合,調節其神經遞質的釋放與囊泡的循環,維持其腦內突觸囊泡的正常功能,有效地抑制其體內發生癲癇性放電[3-4]。本次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治療后,A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B組患兒,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患兒。綜上所述,與用奧卡西平相比,用左乙拉西坦治療兒童良性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的效果更好,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