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麗
(南通市腫瘤醫院婦科二十七病區,江蘇 南通 226000)
宮頸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該病患者的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對宮頸癌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可有效地縮小患者腫瘤的體積,抑制其病灶中的腫瘤細胞發生淋巴結轉移,從而延長其生存期[1]。但進行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其術后的生命質量通常較低。延續護理是指在患者出院后繼續關注其病情,并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促進其康復的一種護理模式。為探討對進行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實施延續護理對其術后生命質量的影響,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南通市腫瘤醫院收治的100例宮頸癌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延續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延續護理組患者的年齡為25~71歲,平均年齡為(46.3±7.7)歲;其中宮頸癌臨床分期為Ⅰb2期的患者有7例(14%),為Ⅱa2期的患者有25例(50%),為Ⅱb期的患者有18例(36%)。在延續護理組中,有鱗癌患者43例(86%),有腺癌患者6例(12%),有腺鱗癌患者1例(2%)。常規護理組患者的年齡為26~73歲,平均年齡為(47.7±8.5)歲;其中宮頸癌臨床分期為Ⅰb2期的患者有6例(12%),為Ⅱa2期的患者有27例(54%),為Ⅱb期的患者有17例(34%)。在常規護理組患者中,有鱗癌患者40例(80%),有腺癌患者8例(16%),有腺鱗癌患者2例(4%)。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為患者介紹醫院的各項規定、病區結構及病房管理制度。2)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幫助其紓解抑郁、悲觀、恐懼等不良的情緒。3)為患者介紹進行介入治療的方法,告知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于其康復。在此基礎上,對延續護理組患者進行延續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制定延續護理方案。在患者出院前對其病情、自我認知情況及健康需求等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延續護理方案。詢問患者及其家屬的電話號碼、微信號碼及QQ號碼。2)制定宮頸癌健康知識手冊。健康知識手冊的內容包括宮頸癌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在宮頸癌健康知識手冊中注明醫院及醫護人員的聯系方式,以便患者隨時求助[2]。在患者出院時為其發放宮頸癌健康知識手冊。3)每周對患者進行一次電話隨訪。隨訪過程中讓患者描述切口的外觀,詢問其是否按時服藥、是否按時進食、每天睡眠的時間及睡眠的質量,讓患者說出關于康復的個人感受。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來了解其當前身體恢復的狀況、生活能力、遵醫囑情況及發生并發癥的情況。提醒患者每個月到醫院進行一次復查。4)使用固定的微信、QQ賬號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由護理人員輪流管理這些賬號。在線為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回答其提出的問題。在患者服藥時間前的5 min通過發送微信或QQ信息提醒其服藥。定期與患者進行視頻交流,觀察其面色、神情,了解其生理和心理狀態,并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和心理指導。若患者的心理狀態較差,護理人員應與其家屬進行溝通,讓其家屬從生活上關心患者,并理解、安慰患者。對心態過于樂觀的患者,先肯定其良好的心態,同時叮囑其繼續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5)指導患者家屬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護理。讓患者家屬督促患者按時吃飯、睡覺及服藥,與患者一起鍛煉身體,陪同患者到院進行復查等[3]。讓患者家屬合理地為患者安排飲食。讓患者多食用豬肝、蓮藕、牛肉、菠菜、木耳、石榴等有益于防治宮頸癌的食物,禁止其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和垃圾食品。
護理后使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制定的生命質量測定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觀察兩組患者發生并發癥的情況。護理結束后,詢問兩組患者是否對護理服務感到滿意。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延續護理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評分、角色功能評分、認知功能評分、情緒功能評分及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分,±s )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命質量評分(分,±s )
組別 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認知功能 情緒功能 社會功能延續護理組 75.4±9.3 75.8±14.6 84.2±16.2 79.5±17.9 76.6±14.3常規護理組 43.7±17.1 51.4±11.3 62.9±13.5 56.3±9.6 45.4±11.5
延續護理組患者在護理期間及護理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高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護理期間及護理后發生并發癥的情況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n(%)]
宮頸癌的發病率居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4]。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進行介入治療是臨床上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進行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術后容易發生疼痛、惡心、嘔吐及疲乏等癥狀,從而降低其生命質量[5]。因此,對進行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實施護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其術后的生命質量。延續護理是一種現代化護理模式,適用于術后恢復期較長的患者。對進行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實施延續護理可了解其術后康復的情況,及時解答其疑問,督促其遵醫囑、養成良好的生活方習慣,從而提高其術后的生命質量。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介入治療的宮頸癌患者實施延續護理可有效地改善其術后的生命質量,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