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艷,高 萍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近年來,母嬰床旁護理被廣泛地應用于產科的護理工作中。該護理方法指的是護理人員在母嬰同室病房內對產婦及其新生兒進行全方位的護理。母嬰床旁護理是產科一種新的護理模式,也是現代產科護理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可以確保產婦與新生兒能夠零距離地接觸,增加產婦的幸福感,使其能夠順利地度過角色轉換期。同時,護理人員可以在床旁隨時對新生兒和產婦的情況進行觀察,一旦發現問題能夠及時進行處理,從而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了進一步探討母嬰床旁護理在對產婦進行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進行分娩的480例產婦。這些產婦的年齡為23~37歲,其平均年齡為(29.3±1.4)歲;其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為(39.3±1.0)周;其住院的時間為3~7 d,平均的住院時間為5.1 d;其中,進行自然分娩的產婦有296例,進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有184例。這些產婦在妊娠期均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其新生兒均較為健康,沒有出現肺炎及病理性黃疸等并發癥。將這些產婦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這些產婦分娩后,護理人員對對照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進行常規護理的方法是:根據母嬰護理工作的不同將產科分為不同的工作區域。護理人員在新生兒沐浴室對新生兒進行沐浴,在新生兒撫觸室對新生兒進行撫觸,在治療室對新生兒進行疫苗接種與疾病檢查,在病房為產婦及其家屬播放產后母嬰護理知識的影音資料。影音資料中主要包括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方法、對其進行撫觸及換尿布的方法、對產婦進行產褥期護理的方法等。對觀察組產婦進行母嬰床旁護理。進行母嬰床旁護理的方法是:1)選擇科室內工作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溝通能力強且學歷較高的護理人員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產后護理知識的健康教育。護理人員為產婦及其家屬講解對母嬰進行護理的方法,告知他們促進產婦的子宮復舊、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的方法。護理人員定時觀察患者的惡露排出情況,告知其在產褥期要合理地安排飲食及休息。對產婦的新生兒進行經皮膽紅素測定、新生兒相關疾病的篩查、疫苗接種、臀部護理、臍部護理等護理。2)護理人員在對產婦及其新生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鼓勵產婦家屬在一旁觀看,使他們能夠充分地掌握對產婦及其新生兒進行護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項。在對產婦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為他們講解母嬰同室的好處,指導產婦按照新生兒的需要進行哺乳,使其能夠了解讓新生兒早吸吮、與新生兒早接觸的重要性。護理人員教會產婦采取正確的喂奶姿勢和新生兒正確含接乳頭的方法,告知產婦對新生兒進行純母乳喂養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及其產后恢復的好處。護理人員為產婦及其家屬講解新生兒患有假月經、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體重下降等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告知他們新生兒若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入院就診。護理人員告知產婦家屬要多與產婦進行溝通,為產婦家屬講解由于產后激素水平的降低可使產婦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應及時對出現不良情緒的產婦進行心理疏導,以防產婦出現產后抑郁癥。告知產婦在產后要進行避孕,在產褥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并與其確定復診的時間。
調查兩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成功率、對護理的滿意度、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方法的掌握情況。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兩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度。該調查表分為滿意、不滿意兩個選項。滿意率=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24.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調查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對護理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觀察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的成功率高于對照組產婦(P<0.05)。在研究組中,掌握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方法的產婦及其家屬所占的比例高于對照組產婦及其家屬(P<0.05)。詳情見表1、表2、表3。

表1 兩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表2 兩組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成功率的比較
近年來,母嬰床旁護理被廣泛地應用于產科的護理工作中[1]。對產婦進行母嬰床旁護理,不僅可以提高其進行母乳喂養的成功率,還能促使護理人員逐漸提高技術水平和溝通能力[2-3]。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母嬰床旁護理,可以使產婦在住院期間學會對新生兒進行撫觸、沐浴、換尿布等護理方法,使母嬰的交流更為融洽,使臨床護理工作更為科學化和人性化,這符合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4]。護理人員在對產婦進行母嬰床旁護理期間,可以促使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的了解,幫助其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順利地進行角色轉換,從而緩解其不良情緒。實施母嬰床旁護理,還可及早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從而有效地降低產婦產褥期并發癥的發生率[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產婦進行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