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 安徽 蕪湖 241001)
臨床研究發現,接受剖宮產術的產婦在術后常會發生多種并發癥[1]。臨床上應對接受剖宮產術的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以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預后[2]。為了分析對接受剖宮產的產婦進行細致化護理的效果,筆者對在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進行剖宮產術的20例產婦進行了以下研究。
將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進行剖宮產術的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試驗組和比較組。比較組10例產婦的年齡為23~41歲,平均年齡為(30.40±2.18)歲;其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為(39.06±0.24)周。試驗組10例產婦的年齡為23~41歲,平均年齡為(30.32±2.12)歲;其孕周為37~40周,平均孕周為(39.13±0.22)周。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相比,P>0.05。
1)納入標準:(1)具有進行剖宮產術的指征[3]。(2)單胎初產婦。(3)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2)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2)患有嚴重的心、肺、肝、腎功能障礙或其他嚴重的疾病。
在對這兩組產婦進行剖宮產術期間,對比較組產婦進行常規護理。護理方法包括:1)在產婦入院后,協助其進行常規的術前檢查。2)詢問其病史,為其建立分娩檔案。3)密切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囑咐其家屬注意對其進行陪護。對試驗組產婦進行細致化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1)在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主動與其進行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況。詳細地向其講解進行剖宮產術的目的、意義及手術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手術,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2)對于擇期進行手術的產婦,在術前1 d讓其口服5 mg的安定。對于接受急診剖宮產術的產婦,在術前30 min為其肌內注射0.1 g的魯米那鈉和0.5 mg的阿托品,以穩定其情緒,減少術中其各腺體的分泌[4]。3)護理人員對產婦進行備皮處理,并為其留置導尿管。對于高危產婦,應對其進行血型檢測和交叉配血試驗,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做好對其進行輸血的準備[5]。4)在術后,護理人員根據產婦接受麻醉的情況協助其取半臥位或平臥位。密切監測產婦的體溫、脈搏、呼吸頻率、血壓,注意觀察其意識狀態。每隔15~30 min對其血壓進行1次測量,在其血壓穩定后改為1~2 h測量1次其血壓。每4 h測量并記錄1次其體溫、脈搏和呼吸頻率。5)在術后6 h,護理人員指導產婦進食流質食物,禁止其進食馬鈴薯、地瓜、糯米、豆制品等易產氣的食物。根據其實際情況,在術后24 h左右指導其進食半流質食物。在其排氣后,告知其進食普通食物。6)在產婦留置導尿管期間,護理人員每天對其會陰部進行2次清潔消毒。在為其拔除導尿管后,協助其下床活動,并指導其進行自主排尿訓練,以防止其發生尿潴留。
1)對比接受護理后兩組產婦的SAS評分、SDS評分和對護理的總滿意率。2)對比兩組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對本文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試驗組產婦的SAS評分〔(39.60±7.68)分〕、SDS評分〔(27.65±9.01)分〕均低于比較組產婦的SAS 評分〔(46.56±9.02)分〕、SDS 評分〔(36.46±9.24)分〕,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產婦心理狀況的比較(分,±s)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產婦心理狀況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試驗組 10 39.60±7.68 27.65±9.01比較組 10 46.56±9.02 36.46±9.24
試驗組產婦對護理的總滿意率(100%)高于比較組產婦對護理的總滿意率(90%),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對護理總滿意率的比較
在術后,觀察者產婦中有1例產婦(占10%)發生尿路感染;比較組產婦中有3例產婦(占30%)發生尿潴留,有1例產婦(占10%)發生肺部感染,有1例產婦(占10%)發生腸粘連。試驗組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0%)低于比較組產婦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50%),P<0.05。
如何對接受剖宮產術的產婦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是目前臨床上備受關注的問題。細致化護理是一種新興起的護理模式。為了分析對接受剖宮產的產婦進行細致化護理的效果,筆者對在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進行剖宮產術的20例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試驗組產婦的SAS評分〔(39.60±7.68)分〕、SDS評分〔(27.65±9.01)分〕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0%)均低于比較組產婦,其對護理的總滿意率(100%)高于比較組產婦,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剖宮產術的產婦進行細致化護理能夠降低其SAS評分、SDS評分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