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張夢旭 溫燕 李珍 青木 ●本報記者 譚褔榕 ●任重 柳玉鵬
“中美元首達成共識后,現在輪到雙方經貿部門的談判者了。”正如俄羅斯衛星網4日所述,世界為中美貿易“休戰”而振奮后,最關心的問題便是:接下來為期3個月的談判將如何推進下去?誰是雙方的主要談判代表?當地時間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連發幾條推特,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與財政部長姆努欽、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商務部長羅斯、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合作,看看能否與中國達成一份“真正的協議”。此前一天,納瓦羅曾對媒體表示,萊特希澤是美方團隊的主導人物。他是出名的對華鷹派人物,這是否表明特朗普政府在接下來的談判中將趨于強硬?這兩天,多名美國官員對中美貿易協議的具體內容密集發聲,中美貿易“休戰”能否最終變為“停戰”備受國際輿論關注。“中美如此分量的兩個大國,越是就具體問題進行協商,過程越是驚心動魄,這是毫無疑問的。”中美問題專家宋國友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4日,特朗普在推特中確認,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已經開始,90天談判期從12月1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極好、溫暖”的晚宴算起。
對華鷹派主導美方談判是“好的信號”?
納瓦羅3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采訪時首先披露了中美貿易談判美方領隊是萊特希澤。美國《華爾街日報》4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特朗普上周六在阿根廷的會晤中已將萊特希澤負責談判一事告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3日在白宮外舉行的新聞簡報會上對記者說,萊特希澤將負責談判的議程與監督,他和美國財長姆努欽也會大量參與談判,后者將處理金融與匯率問題。
“現在輪到萊特希澤登場了。”《華爾街日報》說,現年71歲的萊特希澤是特朗普團隊中最直言不諱批評中國的人之一,他一直呼吁美國對華加征更多關稅,以此增加與北京談判的籌碼。文章稱,萊特希澤及其團隊有著豐富的談判經驗。作為貿易代表,他剛完成了與墨西哥、加拿大磋商新的貿易協定。在與歐盟、日本的類似談判中,萊特希澤也擔任領導角色。他的任命標志著美方以往由姆努欽主導談判的做法發生轉變,預示著華盛頓在與北京的貿易談判中將采取更為強硬的立場。
對于萊特希澤將擔任美方工作團隊代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4日表示,這是美方的事。
“在以往的中美經貿會談中,通常是中方以一位副總理帶隊,美方由財政部長牽頭,因此在之前的中美貿易談判中美方由姆努欽主導是符合慣例的。”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美方由萊特希澤負責談判,這一方面說明特朗普對他更信任,另一方面表明美方想更多地從“301調查”報告來展開談判,因為這份報告是萊特希澤操刀的,中美談判將更加落在結構性問題層面。
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學者白邦瑞認為,選擇萊特希澤作為主要談判代表讓中美之間的協商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方向”。萊特希澤將尋求獲得簽過字的文件,與美國財政部此前進行的非正式談判不同。
宋國友表示,雖然美國派出萊特希澤會令談判的困難性、復雜性增加,但這同時也是一個“好的信號”——把最難對付的人推到前臺,跟他談成了,特朗普團隊內部就基本不會有其他反對聲音了。“無論負責談判的是誰,真正做決定的是特朗普。”宋國友表示,這次在阿根廷與中國領導人會晤期間,特朗普展現出相對緩和的對華思維。
美國對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特朗普4日發推特稱,他期待最終與中國達成協議,“讓美國再次偉大”。但他同時表示,如果沒有達成協議,“請記住,我是關稅男人”,“讓美國再次富有”。
其他美國官員這兩天也密集表態。美國CNBC網站說,姆努欽3日表示,美國對同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持樂觀態度。他還稱,中方做出了額外的1.2萬億美元承諾。庫德洛表示,這個數額“指的是根據市場條件購買美國產品的交易”。庫德洛當天還說,他期待中國能“立即”采取行動,談判能“快速取得進展”。
對于美方披露上述細節,耿爽4日表示,雙方工作團隊會按照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朝著取消所有加征關稅的方向,加緊磋商,努力達成互利雙贏的協議,推動經貿關系盡快回到正常軌道。
美國就所謂中方承諾進行表態是在對華施壓嗎?宋國友認為,這更像是說給美國民眾聽的,告訴他們,特朗普政府在這次中美會談中沒有吃虧。瑞士《新蘇黎世報》4日說,中國人是否真的給予特朗普政府所說的上述承諾目前是一個問號,“建立圍墻,拆除圍墻,自己慶祝,這是白宮的政治方式”。
宋國友分析說,現在有關“1.2萬億美元承諾”的事情沒有確切消息,而且姆努欽沒有提到這個所謂承諾的一個關鍵問題——時間有多長,“如果是5年的話,這與我們今后5年要從世界擴大進口的方向是一致的”。宋國友表示,最近他看到很多關于中國是賺是虧的討論,他認為,在很大程度上,中國是按照自身需求調整來購買美國產品的,并非完全出于美方的需要,“按照中國的需求,就是中方的勝利”。
“休戰”能變成“停戰”嗎?
國際輿論場依舊在回味中美上周末達成的貿易“休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日說,這意味著美國公司躲過了“大規模”子彈,高通、英特爾、蘋果等科技巨頭都從中國獲得相當多的收入,蒂芙尼、麥當勞、耐克和星巴克也稱中國是他們最大的市場之一。另外,美國農民可以立即受益。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馬修·古德曼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美貿易“休戰”是件好事,若美國將征收高關稅政策貫徹下去,會對全球經濟帶來更多更深的痛,給明年全球經濟增長拖后腿。
現在外界最關注的就是中美接下來的談判。美國《國會山報》稱,3日早些時候,庫德洛對記者說,90天“休戰期”從明年1月1日算起。不過白宮在3日晚公布的庫德洛與媒體對話記錄中,將前者說的日期改為12月1日。特朗普4日也證實談判期從12月1日開始。
日本時事通訊社4日的報道對中美談判結果十分看好,稱這次談判是雙方都需要的,只要協調好彼此需求、找到妥協點就能談判成功。俄羅斯衛星網4日援引專家的話稱,談判人員將在較短期限內努力取得更全面、更有利于雙方關系穩定的共識。“‘休戰能變成‘停戰嗎?”德國新聞電視臺4日說,90天的時間說長很長,說短也短,畢竟要解決的棘手問題很多,包括貿易平衡、知識產權等問題。中美貿易談判的結果將成為全球經濟穩定器。
法新社4日報道說,在美國關切的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國正在采取行動。中國國家發改委等38個部門當天聯合出臺政策文件,將針對在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行為予以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比如限制購買不動產等。中國將定期公布該領域嚴重失信行為主體名單。
馬修·古德曼表示,他預測中美最終“停戰”的可能性是五成,“90天時間很難全面有效地解決關鍵性問題。不過這90天將決定未來朝哪個方向邁進。不排除休戰期結束后雙方再延長緩沖時間”。
莫斯科大學專家卡爾涅耶夫認為,中美關系背后有一個根本性問題尚待解決——美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中國的崛起,它將來是否還要竭力遏制中國。德國《南德意志報》4日也認為,貿易平衡并非爭端的真正核心。▲
環球時報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