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2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在拉美吸引力與日俱增,而“美國優先”使特朗普幾乎沒有交到朋友 在過去18個月,三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選擇放棄臺灣,轉而支持中國大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同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展開自由貿易談判,今后將有更多中國商品通過著名的巴拿馬運河運往其他國家。
中國在美國后院達成的交易與美國現任政府的一些具有煽動性的言論形成鮮明對比。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對發展與美洲國家關系做出的最突出的“貢獻”包括給一些地區鄰國貼上羞辱性標簽,并發表措辭強硬的講話暗示中美洲移民是罪犯。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加大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投資,北京在拉美的影響力將越來越大。
自2005年以來,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貸款承諾超過1500億美元——讓來自美國和世界銀行的貸款黯然失色。此外,中國在同一時期對該地區的股權投資約為1140億美元。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推進,公路、鐵路和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成為中國企業投資的核心領域。中國的一家港口物流公司在2016年收購巴拿馬運河上最大的港口。華為和中興等中國通信企業也表現出對該地區投資的強烈興趣。如今,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使用國,僅次于美國。
對于總部位于華盛頓的智庫“美洲對話”的亞洲和拉丁美洲項目主任瑪格麗特·邁爾斯來說,中國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吸引力的一個關鍵部分來自其言辭的力量。“在我看來,中國人帶著雄厚的資產和出色的口才來到拉美國家。”邁爾斯說道,“這是一種合作的信息,是共同努力制定一種新的、更具包容性的全球治理方式,致力于解決對拉丁美洲國家非常重要的發展問題的強烈信息。”邁爾斯表示,盡管中國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將轉化為現實仍有待觀察,但來自中國領導層的方案是一種明顯比特朗普政府更有吸引力的方案。雖然特朗普一直把重點放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但美國在該地區的作為并不完全是積極的。
不過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拉美研究教授埃文·埃利斯認為,中國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投資只是次要問題。巴拿馬、薩爾瓦多和多米尼加共和國在切斷與臺灣的關系之前都沒有事先告知美國,這才是問題的本質。“這三個國家以前都被認為與美國關系密切,如今中國在該地區已經積累足夠的善意與好感。中國被視為美國之外的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埃利斯說道。▲
(作者米歇爾·沃什,胡建坤譯)
環球時報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