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statnews網站12月4日文章,原題:藥谷——中國版的肯德爾廣場——正在迅猛擴張 2016年,當時僅有8名團隊成員的和鉑醫藥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辦首個辦公室。僅兩年后,該公司就已成為在波士頓和鹿特丹設立研發中心且員工超過150人的全球生物科技企業。在腳手架正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該工業園內,此類爆炸式增長并非新鮮事:這里是中國的肯德爾廣場(位于波士頓的初創企業密集的美國“創新心臟”——編者注)。
在這個位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的中國“藥谷”內,和鉑醫藥只是500多家蜂擁而入的生物技術企業之一。在該藥谷的某咖啡館內,許多首席執行官正在喝咖啡、敲擊筆記本電腦或談生意。“如果我們需要與其他公司討論合作,喊一聲我們的團隊就會過來。”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勁松說道。
盡管在資金、創業人才和科技實力等方面,該藥谷仍與肯德爾廣場存在差距,但其生物技術生態體系正茁壯成長。“在中國做事的速度普遍更快,所有一切都在適應社會變化的速度。”王說道。
其實,張江高科技園區只是中國境內100多個生命科學園區之一。從深圳到杭州再到成都,許多中國城市都在盡力打造各自的“藥谷”,通過提供稅收減免、研發基金和補貼等優惠措施吸引企業入駐。過去6年,在200萬“海歸”中約有25萬人在生命科學領域工作并紛紛創業。▲
(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