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原作家群,如何實現新的突破?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原文化影響力?10月16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作協、河南省文學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原作家群論壇”在鄭州開幕,諸多全國文學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和豫籍作家濟濟一堂,圍繞“新時代、新突破、新高峰”這一主題開展了深入研討。
論壇開幕由省文聯黨組書記王守國主持。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素萍致辭時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中原作家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創作了大量展現河南新形象新作為新氣象的優秀作品,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整體創作實力走在全國前列。劉先琴的長篇報告文學《玉米人》、陶克和蔣永武的長篇報告文學《編外雷鋒團》、孟憲明的兒童文學《念書的孩子》《花兒與歌聲》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李佩甫的長篇小說《生命冊》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杜涯的詩集《落日與朝霞》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還有一批中原作家的作品獲得了其他國內、省內大獎。上個月底,在為推動新時代中原作家群創作繁榮而舉辦的首屆南丁文學獎頒獎典禮上,周大新的長篇小說《天黑得很慢》從10部提名作品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大獎。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證明中原作家群是一支可信賴、敢擔當、有作為的隊伍,也昭示著河南文學創作的明天必將更加輝煌。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征程需要偉大的力量。河南文學應當緊跟形勢發展,奮力拼搏、開拓進取,以文學創作的新成果、文學隊伍的新面貌、不負時代的新作為,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助力添彩。”趙素萍希望河南作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感觀時代變革偉業、感觸時代脈搏律動、感悟時代風云激蕩,用心用情用功抒寫偉大時代,奮力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
前來參加開幕式的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說,中原作家群論壇至此已經舉辦了三屆,從“堅守與突破”到“中原崛起”,又到“新時代 新突破 新高峰”,大家一同見證了中原文學的砥礪奮進,共同展望著中原文學的美好未來。
李敬澤說,近年來,河南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創作出了一大批思想性、藝術性俱佳,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作品。河南作家隊伍薪火相傳,人才輩出,“中原作家群”作為中國文壇的一支勁旅,在全國文壇產生了廣泛影響。河南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精心耕耘,創作生產了一大批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優秀作品,使河南文學事業呈現出新的氣象。與此同時,“中原作家群論壇”“全國作家看河南”“著名作家進高校”等一系列大型文學活動的舉辦,使“中原作家群”這一名片更加閃耀,也使得河南文學事業在繁榮發展中呈現出振奮人心的嶄新風采。
“文學是離不開人民,離不開時代生活,要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作品,必須牢記使命擔當,深深地去感知、參與和介入這個時代。廣大文學工作者要扎根當代中國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展現用心用情用功的時代作為,煥發堅定自信勇立潮頭的時代創造,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李敬澤希望河南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更加自覺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響時代前進號角,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展現河南作家砥礪奮進的精神風貌,再創河南文學事業發展的新輝煌。
據悉,2010年11月,首屆中原作家群論壇以“堅守與突破”為主題在鄭州舉行,百余位河南籍作家、評論家齊聚鄭州,討論在當今全球化、網絡化的背景之下,文學該往何處去等議題。論壇通過了“中原作家群宣言”,號召中原作家努力使文學重放光彩。2012年,在第十九屆北京圖博會上,河南作為“中國作家館”的主賓省,中國作協聯袂河南省委宣傳部圍繞“文學中原崛起”,共同舉辦了系列主題活動,在“中原崛起——第二屆中原作家群論壇”上,數十位河南籍作家與部分在京評論家共聚一堂,回顧總結中原作家群的創作成就和經驗,分析交流河南作家作品的創作風格、文學特色與時代使命,共同展望中原文學的未來。
“今天,我們以‘新時代、新突破、新高峰為主題舉辦第三屆中原作家群論壇,為新時代的河南文學把脈,希望本次論壇成為中原作家群能夠從這片土地上的復雜經驗中,不斷汲取創新和創造的動力,不斷去開拓文學的新思維,不斷開拓藝術的新境界。”河南省文聯主席、河南省作協主席邵麗在回顧過去五年成績時說,中原作家群有著堅守文學品格、關注社會現實、甘于寂寞清貧的優良傳統,也具有突出的創作實力。相信這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一定能對中原文學事業的發展繁榮起到巨大而積極的推動作用,中原作家群一定能夠成為中國文學星空中一個明星璀璨的重要方陣。
開幕式后,與會的專家學者和豫籍作家圍繞“新時代、新突破、新高峰”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研討。本期,我們就第三屆中原作家論壇展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