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青
(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西安710105)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及商業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西安市制造業通過對外貿易方式轉型,開展跨境電商服務,不僅可以緩解國內人口紅利消減、傳統外貿形勢趨緊等壓力,還可以省去傳統外貿的很多中間環節,降低從事跨境貿易門檻,同時節約交易成本,縮短運營周期,從而尋求到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可見,跨境電商對西安市制造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西安制造業對外貿易方式向跨境電商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西安市政府和制造業企業都對跨境電商有一定關注,但在其發展過程中,仍然面臨產品質量問題、產權糾紛、通關不暢、物流和政策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制約跨境電商迅速發展的主要因素,使得眾多制造業企業望而卻步。
1.產品質量問題。參差不齊的商品質量是西安市制造業開展跨境電商模式面臨的一大問題。制約跨境電商發展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是產品的質量問題,假冒產品、信用欺詐事件等令跨境電商的信用及安全問題十分令人擔憂。因此,西安市制造業開展跨境電商既要提高自身產品質量,若有必要也可協同第三方來為產品做擔保,從而以質優價廉的產品和優質、誠信的服務去贏得消費者好評,提升營業額和市場占有率。
2.產權糾紛時有發生。在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上,知識產權被侵犯、假冒產品銷售等產權糾紛問題時有發生,此類現象很大程度上有損該平臺的公信力,這對于跨境電商平臺獲得持續長期的忠誠性客戶會造成很大的阻礙。而且,跨境電商消費者也可能面臨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售后服務差、支付安全隱患較大等問題。
3.物流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作為連通境內外買家和賣家的跨境物流是制約西安市制造業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短板。由于制造業跨境電商訂單小、頻率高、費用貴、物流周期長、退換貨麻煩、結匯煩瑣、退繳稅難,加上各種海關查扣、快遞拒收等不確定因素,使跨境電商的缺點非常明顯,長期下去必定會限制賣家的擴張和發展。即使是使用航空快遞,其跨境物流的成本也十分昂貴、不合理的跨境物流系統、不完善的物流基礎設施等都束縛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制造業商品的集中、包裝、倉儲、配送等環節效率低下,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跨境電商業務需要。
4.管理政策尚不完善。近年來,西安市政府雖然已經頒布《西安市貫徹〈中國制造2025〉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以便促進西安市制造業的發展,力爭五年后成為制造業強市,但仍然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制造業開展跨境電商模式既非明顯服務貿易也非明顯貨物貿易,對其所涉及的外匯交易歸屬管理難以規范。此外,對交易主體的市場準入和支付機構外匯管理與監管職責等問題也存在缺陷,對交易真實性難以審核和國際收支申報存在困難,加之外匯備付金賬戶管理缺失等瓶頸,這些都需要進一步完善。
1.構建西安市制造業供應鏈質量安全監管機制。由于參差不齊的商品質量是西安市制造業開展跨境電商模式面臨的一大問題。因此,可通過構建西安市制造業供應鏈質量安全監管機制保障產品質量達標。制造業產品供應鏈質量安全監控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屬于動態發展的復雜系統,適合采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進行研究。可用系統動力學的方法建立西安市制造業供應鏈質量安全監控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并分析模型中各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饋,用模型仿真出監控行為在制造業生產、流通等各環節的效用規律。其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如下圖所示)。
2.積極鼓勵并扶持制造企業向跨境電商模式轉型和發展。制造業跨境電商模式發展是互聯網與傳統制造業的融合與創新,而不僅僅是兩者技術的簡單相加。制造業網絡供給是對傳統制造業的革新,也是對互聯網技術發展的促進。政府應該積極鼓勵適合開展跨境電商的制造業企業向跨境電商模型轉型和發展。一是加大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針對西安市制造業傳統外貿日益趨緊的趨勢,可以在一些有條件的高校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專業;二是支持制造業跨境電商軟件和硬件開發,使制造業網絡平臺能夠依據制造業產品的特征開展網絡營銷;三是為積極向跨境電商轉型的制造業企業給予一定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
3.積極引導制造業企業自建或共建“海外倉”,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制造業開展跨境電商主要的瓶頸在于跨境物流不暢、效率低等原因,跨境物流不暢也是導致跨境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降低跨境物流成本的關鍵在于如何解決物流效率低、跨境物流不暢的問題。政府積極引導鼓勵制造商新建海外物流配送中心,盡力縮短配送時間。也可以業務量需求為依據,在海外自建或共建倉儲基地——“海外倉”,這樣可以改變跨境電商出口產品的物流生態。若跨境電商買家提出購買需求時,通過“海外倉”便可做出快速反應,實現當地發貨,提高配送效率和消費者的體驗,從而提升跨境電商產品的商品點擊率。“海外倉”建立后,還需要對“海外倉”管理運營規范化,從而使得其高效有序地運作。對倉中儲存產品按照科學的庫存管理方法合理確定其庫存水平,正確處理物流和庫存問題,避免缺貨帶來的客戶流失;在國內口岸地區建立專門的跨境物流中心,引進優質國際貨運代理企業,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種思路。
4.加強對制造業跨境物流模式的研究,促進制造業跨境電商的科學發展。隨著互聯網的全方位滲透,發展制造業跨境電商模式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個新興市場。然而,如何針對制造業產品多樣化、廣泛化、差異化等特點,開發出具有特色的跨境物流模式,并且以有效的方式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實現物流資源的整合與信息的暢通等就成為一系列亟須研究的課題。因此,各級政府機構和相關企業及人員要加強對制造業跨境物流的研究,推動西安市制造業跨境電子商務科學發展,走出一條適合西安市制造業跨境電商需要的具有特色的跨境物流發展道路。
5.構建新型西安市制造業產業鏈。逐步構建以支撐鏈(包括跨境支付服務商、安全認證服務商、數據中心等)為基礎,以服務鏈(包括跨境物流服務商、跨境營銷服務商、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服務商、跨境電商咨詢研究服務商等)為保障,以運營鏈(包括產品的B2B、B2C等)為主體的新型西安市制造業產業鏈。
參考文獻:
[1] Hansen B.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Estimation,testing,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2):345-368.
[2] Hine R.,Wright P.Trade with low Wage Economies,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in UK Manufacturing[J].The Economics Journal,1998,(45):1499-1510.
[3] 申亮,董千里.交通基礎設施門檻,對外開放與制造業生產效率[J].經濟與管理,2015,(1).
[4] 王珍珍,陳功玉.我國物流產業集聚對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49-56.
[5] 陳憲,黃建鋒.分工、互動與融合:服務業與制造業關系演進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4,(10):65-76.
[6] 劉生龍,鄭世林.交通基礎設施跨區域的溢出效應研究——來自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2013,(4):59-62.
[7] 劉鉅強,趙永亮.交通基礎設施,市場獲得與制造業區位[J].南開經濟研究,2010,(4):124.
[8] 陳勇,李小平.中國工業行業的面板數據構造及資本深化評估(1985—2003年)[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10):57-68.
[9] 余淼杰.中國的貿易自由化與制造業企業生產率——來自企業層面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10,(12):97-110.
[10] 張林,董千里,等.交通基礎實施影響下的物流業與區域經濟的關聯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1):112-116.
[11] 陳強.高級計量經濟學及Stata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50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