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磊
(聊城市東昌府人民醫院,山東聊城252000)
一般來說,急診的意思是緊急情況下的治療,可分為緊急救治和搶救。它的存在保證了我們在突發疾病、意外傷害時,能在最快時間內得到專業、科學的救治。可見,對于一些來勢急、病情重、較危險的病人,急診醫療對保障我們生命健康安全極其重要,因此,關于急診患者經濟負擔的研究也就十分重要了。
關于急診負擔的研究是分析比較急診對社會經濟及健康的影響,其中一方面就是研究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
為了研究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首先要知道急診醫學的含義。急診醫學就其具體工作對象來說,大致可分為創傷與非創傷兩大類。其對社會的意義關鍵在于對急診患者的急救能否成功。急救可分三個層次,包括現場急救,其多為心臟驟停或創傷患者;轉送途中監護及搶救,在這一層次上,目前已改變了“救護車的任務只是把病人轉運到醫院”的概念,強調運送過程中應邊監護、邊搶救、邊與急救中心或接受醫院聯系,報告病人情況及接受指導,所以設備完善如監護機動車及小型救護飛機或直升機的使用可以有力地提高搶救成功率;醫院內急救,包括醫院的急診科和各專科重癥監護病房,急診病人到達醫院后,要經歷由急診科醫護人員進行搶救,分診及觀察,之后還有按病人具體情況決定出院、轉入相應科室、各專科重癥監護病房或綜合性危重病監護病房的一系列過程。
了解急診醫學的含義之后,再分析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是指由于急癥給患者、患者家庭與整個社會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為了救治急診患者而消耗的衛生資源,分為直接經濟負擔、間接經濟負擔和無形經濟負擔。而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具體包括醫療保健的成本,社會、急診患者工作單位、急診患者雇主、急診患者家庭和患者本人為急診醫療支出的成本。急診患者經濟負擔涉及到的一系列成本支出是一種機會成本,反映急診醫療給社會帶來的負擔;但是反過來說,如果能減少急診醫療的發生率,社會也可以減少成本支出,從而獲得效益,即對社會的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因此,采用什么方法來測算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或者探討急診患者經濟負擔的各種影響因素,對于幫助我國醫療政策制定者尋求減輕急診患者經濟負擔的方法和途徑,確定對急診醫療的資源投資的優先重點配置之處,增加急診醫療投資可以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1]。
目前對急診患者經濟負擔的研究主要包括急診患者的直接經濟負擔、間接經濟負擔和無形經濟負擔。
有研究疾病經濟負擔的人員指出,醫療技術的水平和成本決定經濟負擔的大小。疾病的種類和嚴重程度是影響經濟負擔的顯著原因,重要影響因素包括干預措施的選擇和就診行為,而同時如疾病患者生活的社區、家庭的環境和氛圍、社會的宣傳和政策導向、社會和文化因素等其他因素也可以或多或少地影響疾病的經濟負擔。如果要研究急診患者來確定其經濟負擔的影響因素,那么關于急診患者的直接經濟負擔也稱直接成本或直接費用的影響因素有急診患者承擔直接醫療成本,即患者由于就醫或住院所花費的與醫療有關的費用,包括掛號費、診療費、住院費、檢查費、藥費等的定價高低,以及在非衛生保健部門所消耗的經濟資源,包括由于就醫或住院所造成的額外營養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的多少。研究間接經濟負擔影響因素即要研究由于急癥及其并發癥引起的暫時性功能障礙、永久性殘疾和過早死亡所造成的現在和未來收入減少的現值的影響因素;研究無形經濟負擔影響因素即要研究急癥可能導致的傷殘、過早死亡等在心理上、精神上和生活上給患者、患者家庭和社會其他成員造成的痛苦、悲哀與不便所帶來生活質量的下降[2]。
在直接經濟負擔的測算上,由于其影響因素是掛號費、診療費、住院費、檢查費、藥費等的定價高低,以及由于就醫或住院所造成的額外營養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的多少這些具體的可以很容易測算的方面,所以直接經濟負擔可以根據這些直接的貨幣成本支出的數目總計衡量。
在間接經濟負擔的測算上,重點在于測算由于急癥給急診患者帶來的社會勞動力有效工作時間的減少和工作能力的降低,這些一般用勞動生產力損失的貨幣價值來表示,即要能夠將勞動者患急癥而導致的生產損失和更換成本有關的已支付或未支付的費用用貨幣折算。現在的研究進展成果主要有人力資本法、摩擦成本法、支付意愿法三種測算方法。其中,人力資本法是用急診患者未來的收入作為生產力損失的貨幣價值,與患者收入及因急癥產生的誤工時間等有關;摩擦成本法即是評估由他人接替或完全取代患急癥勞動者期間所需投入的額外成本,與急診患者因急癥所造成的正常生產中斷的損失及培訓接替者費用等有關;支付意愿法則是評估急診患者為了降低患病或死亡的風險所愿意支付的費用[3]。
在無形經濟負擔的測算上,因為其屬于難以具體衡量的無形成本,所以在計算急診患者經濟負擔時很少真正地將之列入計算。但由于無形成本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又不可將之完全忽視,所以在分析評價急診患者經濟負擔時要給予適當考慮,如對無形成本進行恰當的文字描述。
總之,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研究在衛生經濟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它對于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意義的,而關于急診患者的經濟負擔研究也一定會在未來取得更多實質性的進展的。
參考文獻:
[1]江欣禪,徐偉,吳玉霞,李孟林.城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綜合改革的影響分析[J].衛生經濟研究,2017,27(10):1-2.
[2]曲建衛,王志華,咸本松.內蒙古某三級甲等醫院各醫保類別住院患者直接醫療經濟負擔分析[J].中國醫院,2017,21(8):56-58.
[3]李海燕,蒲宏全,王秋英,譚嬌,胡曉斌,程寧,劉鵬,白亞娜.2001—2010年某職業人群住院患者直接經濟負擔趨勢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0):1154-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