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燁
棉花“公定重量”檢測是棉花交易結算中重要依據指標,它直接關系到棉花加工企業與用棉企業的切身利益,因此確保“公定重量”檢測過程中,檢測能力的穩定性、檢測數據的可信性及權威性顯得更加重要。
根據中纖局關于規范棉花公證檢驗現場檢測過程提出的“十個必須”“風險防控措施”及“比對試驗方案”等要求,針對棉花公證檢驗中公定重量檢測的項目及工作環境特點,分析影響公定重量檢測過程中影響因素,認為在凈重檢驗中回潮率和含雜率檢測項目受儀器、人為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公定重量檢測過程中應做好回潮率和含雜率兩個項目的質量控制工作。
1.回潮率檢測質量控制。通過日常核查,確保檢測設備正常使用,防止檢測中出現測試數據異常現象。每日開檢前,各小組應對設備進行配件、電池電量檢查,確保檢測設備正常工作。每班次(每班次指上午工作和下午工作)開檢前自查,各小組間進行設備狀態核查比對,預防設備出現檢測異常現象。自查方法為:測試槍短路連接,回潮率測試結果間數值不超過允差要求;測試槍頭短路連接測試結果間數值不超過允差要求;由同一人分別雙手握持各測試槍兩個測試端,回潮率測試結果間數值不超過允差要求。注意內部比對核查,防止設備間出現較大臺差。每周組織一次開檢前儀器比對測試,由現場負責人組織所檢庫中所有回潮率測試儀進行儀器間比對測試,比對測試取10%棉包進行測試,最終以每臺回潮率測試儀測試結果的平均值進行考核評價。在定期比對的基礎上,現場負責人每日開展回潮率檢測抽查,抽查以現場隨機指定批次、在重復性條件下進行,抽查檢測取10%棉包進行測試,檢測結果取兩側測試數據的平均值進行評價,確保檢測結果的再現性。
外部比對核查,確保檢測結果的可信性。公檢工作期間,累計工作20天,現場負責人應聯系公檢區域內一家以上的檢驗機構進行現場測試比對,測試取10%棉包檢測,現場負責人做好比對結果的記錄工作,比對結果取批次檢測結果的平均值進行評價,預防檢測能力與同行檢測機構間的不一致。
設備定期計量,確保檢測數據科學、準確。公檢工作期間每40天,現場負責人應與倉儲庫負責人聯系,合理安排第41~45天預約的檢測工作任務,在不影響正常檢驗工作的情況下,分批次對倉儲庫檢測現場中所有回潮率檢測儀器進行計量檢定,確保距上次檢定后第45天內所有回潮率檢測儀器能夠重新進行計量,保證檢測設備持續可靠。
2.回潮率檢測質量控制評價要求。比對結果取平均值進行評價,且應滿足以下要求:a.測量值在3%~6%時,允差為±0.2%;b.測量值在6%~11% 時,允差為±0.1%;c.測量值在11%~13%時,允差為±0.2%。
3.質量控制不滿意結果的處理。回潮率質量控制工作中,如果質量控制結果為不滿意結果時,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停用該檢測設備的使用,并聯系當地計量機構進行計量檢定。現場負責人立刻通知其他未參加比對的測試小組,停止檢驗,增加現場比對測試,確保其他設備正常。設備檢定結果為不合格時,現場負責人應立即聯系生產企業售后服務點進行設備維修,維修結束后,第一時間安排進行計量檢定,確保合格后再重新啟用。
1.內部質量控制。每30個工作日,現場負責人安排檢驗人員使用“雜質校準棉標準樣品”核查原棉雜質機的準確性,核查結果按照結果評價要求進行評價。每周組織一次留樣再檢測活動,由現場負責人使用事先抽取的留樣,在重復性條件下,對檢驗人員進行留樣再檢測核查,核查結果由現場負責人記錄,并按照結果評價要求進行評價。如果存儲庫有兩臺及以上的原棉雜質分析儀時,每周應當組織開展一次儀器間比對測試活動。比對活動由現場負責人用事先抽取的備樣,組織開展儀器間比對。儀器間比對要求在再現性條件下測試(不考慮不同實驗室條件),比對結果由現場負責人記錄,并按照結果評價要求進行評價。
2.外部質量控制。公檢工作期間,累計工作20天,現場負責人應積極聯系公檢任務區域內一家以上檢測機構進行比對試驗,比對樣品由組織機構準備,在滿足比對樣品數量的前提下,應采取四分法進行混樣,確保比對樣品的均勻性。
3.含雜率檢測質量控制評價要求。比對結果取平均值進行評價,且應滿足以下要求:
a.雜質校準棉標準樣品核查結果控制目標為:允差:±0.31%。
b.留樣再檢測結果:小雜(<2.5%)時,允差為<0.18%;大雜(≥2.5%)時,允差<0.29%。
c.儀器間比對和實驗室間比對結果:小雜(<2.5%)時,允差為<0.44%。
4.質量控制不滿意結果的處理。含雜率質量控制工作中,如果質量控制結果為不滿意結果時,現場負責人應立即停止該檢測設備的使用,并通知倉儲庫負責人,聯系當地計量機構進行計量檢定。設備檢定結果為不合格時,現場負責人因督促倉儲庫進行維修,不能維修的應增加新設備,維修設備或新增設備啟用前必須經計量檢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當發現該含雜率質控結果不滿意時,現場負責人應安排人員對今天內該設備已檢測過的留樣以檢測順序倒追的方式進行追查,直到核查結果滿意方可停止。與追查結果不一致的,以追查結果為準。
通過質量控制工作的開展,可以有效預防和減少檢測過程中設備、人員、環境對檢測結果的影響,確保檢測能力的持續性、可靠性,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權威性,為棉花公證檢驗和公平交易提供技術保障。
[1] GB 1103.1—2012 棉花 第1部分:鋸齒加工細絨棉.
[2] GB/T 6499—2012 原棉含雜率試驗方法.
[3] GB/T 6102.2—2012 原棉回潮率試驗方法 電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