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煒寧 李雯香戴 良
(1常州華諾環??萍加邢薰?江蘇常州 213022 2江蘇常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常州 213022)
物料衡算法是指按照物質質量守衡的原理,定量分析生產過程中物料變化情況的一種方法[1],即投入物料量總和等于產出產品、副產品、排放的污染物等所有輸出物質的總和。

物料衡算法適用于有化學反應的元素衡算或無化學反應的任一組衡算[2]。
對照《清潔生產標準 電鍍行業》(HJ/T314-2006)[3]及其修訂方案[4],電鍍行業共有清潔生產指標21項,包括生產工藝與裝備要求指標7項,資源能源利用指標2項,污染物產生指標(末端處理前)6項,環境管理要求指標6項(表1)。

表1 電鍍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
一般而言,定性指標易于評價,而定量指標由于數據難以獲取成為了清潔生產評估的難點。定量指標主要包括鍍層金屬原料綜合利用率、鍍件帶出液污染物產生指標等。
以某企業為例,利用物料衡算法的元素衡算來計算難以量化的鍍層金屬原料綜合利用率和鍍件帶出液污染物指標。
某企業主要從事各種電子元器件及精密產品的電鍍及表面處理加工業務,該企業電鍍車間有2條半自動化的滾鍍鎳生產線、1條半自動滾銅生產線,年產量分別為6.93萬m2、7.14萬m2。公司設有專職的化驗部和環保辦。
3.2.1 銅元素平衡
選定鍍銅生產線穩定生產的一個周期(約三天),實測該周期內銅元素輸入輸出情況:該周期內實測加入銅板20kg,生產產品6萬件,單件產品鍍層面積約0.078m2,用水量1656L,清洗水中銅濃度0.96 g/L,槽液中含銅0.6kg,廢氣中含銅0.4kg。計算出電鍍車間的銅元素平衡,詳見圖2、表2。

圖2 銅金屬平衡圖(單位:kg)

表2 銅元素輸入輸出情況表
實測周期內清洗水帶走銅=0.96(g/L)*1656(L)=1589.7g,鍍件帶出液污染物產生指標:1589.7g/(60000*0.078m2)=0.34g/m2。根據物料平衡,產品鍍層含銅17.4kg,則銅的綜合利用率=17.4kg/20kg*100%=87%。
3.2.2 鎳元素平衡
選定鍍鎳生產線穩定生產的一個周期(約三天),實測該周期內鎳元素輸入輸出情況:該周期內實測加入鎳板30kg,生產產品6萬件,單件產品鍍層面積0.08m2,用水量5500L,清洗水含鎳濃度0.45g/L,槽液中含鎳1.2kg,廢氣中含鎳0.3kg。計算出電鍍車間的鎳元素平衡,詳見圖3、表3。

圖3 鎳金屬平衡圖(單位:kg)

表3 鎳元素輸入輸出情況表
實測周期內清洗水帶走鎳=0.45g/L*5500L=2475g,鍍件帶出液污染物產生指標=2475g/(60000*0.08m2)=0.52g/m2。根據物料平衡,產品鍍層含鎳26.025kg,則鎳的綜合利用率=26.025kg/30kg*100%=86.8%。
3.2.3 清潔生產水平對標分析
由銅元素物料平衡可知,銅的利用率為87%,符合電鍍行業清潔生產標準的一級標準(≥85%);鍍單位面積的酸性銅帶出液中總銅濃度為0.34 g/m2,符合一級標準。
由鎳元素物料平衡可知,鎳的利用率是86.8%,略高于《電鍍行業清潔生產標準》的三級標準(80%)。鍍單位面積的鎳的帶出液中總鎳濃度為0.52g/m2,符合二級標準。
利用物料平衡原理,對某電鍍企業進行銅元素、鎳元素的輸入輸出平衡分析,獲得了難以量化的鍍件上含銅、含鎳的重量參數,從而計算出定量評價指標的值,印證了物料平衡法在電鍍企業清潔生產水平評估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