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見 譚作進
(上海奕茂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1400)
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備聚氨酯的原料,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和甲苯二異氰酸酯。苯胺的工業生產方法主要有硝基苯鐵粉還原法[1]、硝基苯催化加氫還原法[2]和苯酚氨解法,分別占苯胺總生產能力的5%、85%[3]和10%,可見目前硝基苯催化加氫還原法為苯胺生產的主要方法。
硝基苯催化加氫還原法,由于副反應的原因,苯胺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甲醇廢液,其中甲醇含量在70-80%,氨含量3%-6%。這勢必造成資源的浪費。2014年國內苯胺產能約310萬噸,產生的甲醇廢液達到100萬噸以上。甲醇廢液作為危險廢物,不能隨意排放,必須經過有資質的公司進行處理。
現階段,公司采用加硫酸中和然后蒸餾制備甲醇成品,但釜底液量大、酸性、硫含量高,增加了焚燒難度及成本。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制定了新的處理方案。經過實驗對比,發現通過全回流脫氨能減少加酸量及釜底液產生量。脫出的氨直接輸送到回轉窯中進行脫硝反應,變廢為寶。
實驗采用甲醇廢液成分為:水體積分數8.67%,甲醇體積分數約87.02%,苯胺體積分數1%,氨質量分數為4%。
方案1.將含氨甲醇廢液在蒸餾釜中全回流將氨氣脫除,脫氨后的甲醇殘液加硫酸中和,再蒸餾制備甲醇成品,全回流脫出的氨直接輸送到回轉窯中進行脫硝反應。
方案2.用硫酸直接中和甲醇廢液,然后蒸餾。
通過實驗對比方案1、2的優缺點,找出最佳的實驗方案。
1.4.1 全回流時間對氨氣濃度的影響
將1000ml含氨甲醇廢液倒入蒸餾釜,緩慢升溫,加熱全回流脫出氨氣,期間每隔半小時從釜底取樣測堿度,通過堿度測試結果評價脫氨效果。結果如下:

表1 全回流過程堿度隨時間變化情況表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隨著全回流時間的增加,堿度逐漸降低。且在前2小時,堿度下降較快。堿度主要受氨氣與苯胺的影響,堿度的下降主要有氨氣的脫除造成。因為苯胺沸點較高,不可能被蒸出,會全部留在甲醇廢液中。而氨氣受溫度影響,隨著全回流的進行,溶解度下降,氨氣從溶液中溢出,在出氣口可以聞到明顯的氨味,且隨著時間的延長,氨味逐漸降低,這與上表的現象相一致。另外通過上表可以看出,2h時氨氣脫除效率已達到95%。所以全回流時間設定為2小時。
1.4.2 最佳方案的選擇
按照全回流時間2小時,對方案1與方案2進行小試,結果如下:

表2 方案1與方案2實驗情況對比表
噸成本分析(單位:元)結果如下:

表3 方案1與方案2噸成本分析對比表
通過實驗情況表及成本分析表可以看出,加酸量減少92%,釜底液產生量減少47%,焚燒成本減少52%。這主要是由于全回流將氨氣脫除,減少了硫酸的加入。硫酸加入量減少促使釜底液硫含量減少,使液堿的消耗大量減少,減少了成本支出,故方案2在實際生產中有很大的應用空間。
本實驗采用全回流脫出氨氣制備甲醇方案具有更多優勢。不僅使加酸量減少93%,釜底液產生量減少49%,焚燒成本減少49%,且脫出的氨氣直接輸送到回轉窯中進行脫硝反應,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