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佳音(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
當今,新媒體的發展正處在快速變革融合的發展時期。隨著新媒體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差生了巨大的影響,對體育方面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也正是通過這些變化才不斷地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中國排球的發展迎來了良好的契機。所以,研究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排球的傳播問題,探究新媒體對中國排球傳播的影響,讓中國排球在新媒體時代又好又快的傳播與發展,將關乎到中國排球今后的生存命運,這正是當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本研究以對排球在高校的傳播與推廣效果的研究為研究對象。具體調查對象為北京市五所開展排球運動的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北京聯合大學。本研究試圖通過結合新媒體技術的背景下,對高校大學生的排球運動參與度進行調查從而進行相關分析。
(1)問卷調查法。
①高校大學生排球運動員訓練比賽滿意感的測量
本研究為了對這幾所學校的排球運動員進行訓練滿意感進行了測量,通過翻閱張力為和毛志雄教授于2010年編著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第二版)》,查找到訓練比賽滿意感量表(AMS),因為是該領域的專家編制的,所以具有可靠的效度。此量表為單維度共計6個條目,采用 likert7級積分,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七個級別,6個條目得分累加為總分,分數越高,訓練比賽滿意度越高。
②高校排球愛好者運動成就動機的測量
采用張力為、毛志雄2010年編著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第二版)》的運動成就動機量表,該量表有23個條目,有兩個分量表,即追求成功動機分量表和避免失敗動機分量表。成就動機得分是用追求成功動機分量表減去避免失敗動機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成就動機水平越高。
目前學術界普遍使用內部一致性系數來4檢驗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通過spss的內部一致性檢驗分析,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635。問項數量小于 6個時(Peter,2002),內部一致性系數大于0.6,表明量表是有效的。該問卷發放填寫37份,有效份數為32。
(2)數理統計法。
對于回收上來的問卷,利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其進行相關分析處理。
(3)訪談法。
在本研究文中訪談法是筆者通過與被訪問者進行口頭交談的方式進行收集。本研究選取了五所院校的大學生特別是排球愛好者對他們進行訪談調查,進而獲得本研究所需的相關資料。(4)邏輯分析法。
論文在研究中運用定義法、類比法、歸納法等邏輯方法,對有關概念,進行邏輯歸納、定義,并對論文中有關論點進行歸納,分類比較發展情況。
拉斯韋爾5W模式是由美國學者H·拉斯韋爾于1948年在 《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一文中提出的,5個W分別為構成傳播過程的五中要素,W是這五個要素中疑問代詞中的第一個字母。五要素分別為:Who(誰)、Says What(說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過什么方式)、To Whom(對誰說)、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影響)。拉斯韋爾5W模式發展已由70年之久,至今在傳播學中仍被廣泛應用,可見其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指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傳播受眾和取得的成績這五個傳播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排球在我國高校的傳播和推廣過程中,這五個要素缺一不可,因而本部分的研究將從這五個方面展開,即:排球運動在高校的傳播和推廣者、排球運動在高校的傳播和推廣內容、排球運動在高校的傳播和推廣方式、排球運動在高校的傳播和推廣受眾、排球運動在高校的傳播和推廣效果。
傳播者作為“拉斯韋爾5W”模式中的第一要素,是傳播過程的起點,也是傳播過程的中心之一,他們在傳播過程中控制著傳播內容,負責把控具體的傳播過程,傳播者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機構。排球運動在高校的傳播和推廣者可以從體育教師和社團兩個角度進行研究。
傳播內容是由傳播者傳出的,同樣也是傳播活動的中心。包括傳播方式和特定內容兩部分。具體傳播的內容并不是狹義上的“信息”,而是指廣義上傳播者通過傳播媒介傳播給受眾的信息。傳播內容具有綜合性、公開性、開放新、大眾性四個特點。因此,在傳播活動中對其傳播內容進行分析,就是為了調查所研究內容與傳、受雙方的關系。具體方式有很多種,但是目的基本相同。
傳播媒介是傳播活動的基本組成部分。它是傳播者將傳播內容進行傳播的具體形式,傳統意義上的“傳播媒介”是指傳播信息符號的實物。大眾傳播媒介就是指面向社會大眾傳播信息的實物,具體包括網絡、書刊、雜志、電視等。對于“傳播媒介”進行專業的研究和分析叫做“媒介分析”,傳播媒介與傳播者和傳播內容意義,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傳播媒介具有時效性和持久性的特點。
傳播受眾又稱為受眾,在傳播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作為傳播的“五要素”之一,擔負著接受信息并對傳播者將傳播內容進行有效反饋從而便于傳播者調整傳播內容,傳播者將通過傳播媒介將傳播內容進行傳播的接收源,與傳播媒介中主要媒介:網絡、電視、書籍、廣播分別相對應的傳播受眾分別為:網民、觀眾、聽眾、讀者。
傳播效果是傳播活動中的重要一個環節,是傳播者將傳播內容通過傳播媒介傳播給傳播受眾從而得到的反饋與評價,是對于整個傳播過程的一個總體評價,也一直是相關研究領域中最具有現實意義的環節。傳播受眾收到傳播信息后,會在行為方式上有一定的改變,這種改變或大或小,這也意味著傳播效果影響程度的輕重。
傳播,新華字典對其有兩種解釋,一種為:散布開去,即傳播技藝;另一種解釋是指人與人或群體之間借助于語言和非語言符號,直接或間接地傳遞信息、情報、意見、感情等的過程。本研究主要是針對排球運動在高校的推廣與傳播進行研究,因而是第一種解釋,即傳播技藝,這其中的技藝即為中國武術。
推廣,其中“推”意為手抵物體向外或向前用力,而“廣”指面積、范圍寬闊,與“狹”相對,而推廣意為:推衍擴大與擴大施行或作用范圍。中國武術的推廣就是將中國武術的受眾范圍擴大,使世界人民都能夠享受到這一優秀的文化成果。
中國排球運動從上世紀的“女排五連冠”到雅典奧運隊和里約奧運會奪冠具有優良的傳統歷史,在各個歷史時期學習和傳承女排精神的目的不同,在當今時代,更是意義重大,因而傳播和推廣排球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1)體育教師。
經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發現,在高校中,排球運動的傳播與推廣主要是依靠體育教師進行的。
經調查發現學生對于體育教師傳播排球的滿意度 (見表1)基本較高。相關體育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排球項目的發展。

表1 對本校排球愛好者關于場地設施是否滿足訓練的調查情況
排球運動借助高校的平臺進行傳播將會對排球運動的傳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一批高校從成立以來到現在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已經成為青年重要的學習和交流平臺,高校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領者,對派去運動的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排球運動能借助高校這樣的平臺進行傳播和推廣,不僅可以促進中國排球運動的發展進程,更可以促進國民體質的健康發展。
(2)排球俱樂部。
通過俱樂部進行“傳道受業”是另一種依托高校資源開展的的教學模式。通過大量的實地走訪與調查發現,大多數排球俱樂部都是免費進行義務教學,更有甚者還能夠組織和參與與其他高校俱樂部的比賽。這其中有些傳播者在教學過程中具令人欽佩的道德情操和職業素養,
(1)排球運動在高校傳播的技術內容。
排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包括:發球、墊球、傳球、扣球和攔網。根據調查發現(結果見表2),這些高校的排球練習者均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術。

表2 基本技術學習情況
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術,這樣才能夠進行基本的賽事,從而更好地參與到排球運動中來。
(2)排球運動在高校傳播的文化內容。
文化是一種力量,不但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更能夠彰顯國家形象。和平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當今世界,“競爭”無時、無處不在,無論從內容形式上都愈演愈烈,因而,文化的戰略意義格外突出。“女排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不論任何歷史時期都不會過期,它需要在更廣闊的空間生根發芽,因此,排球在中國進行的傳播和推廣,無論是對排球運動自身的發展還是中國國家的國際形象、國際影響力都有相當積極的影響。
目前,排球運動在高校的主要傳播和推廣是由體育教師、學校組織以及一些學校社團機構組織進行的。在每學期前會有學校統一組織的選課,通過選課,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學習排球技術,如果課堂不能滿足學生對于排球的熱愛,還可以通過參與學校的社團,在課余時間進行排球訓練,在這里不僅可以提升排球技戰術水平,還能夠解釋新的朋友,成為一種社交平臺。
另外,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網絡媒介作為排球運動在高校主要傳播媒介在傳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的進步,互聯網進入了千家萬戶,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信息。通過互聯網,高校學生可以觀看最新的賽事、查詢到最新的行業前沿資訊、學習相關教學視頻等等。
排球運動在高校的傳播受眾主要以在校學生為主,同時還有一些社會人士,以排球愛好者的身份進行學習,年齡主要集中在青年階段。性別方面,男性練習者所占比例相對較大,但是女性聯系者也占有相當的比例,針對這種情況就必須加以重視,不能一味地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需要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避免降低她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獲得一定的提升。
總體而言,排球在高校的開展效果總體良好,但是也存在著不同教育背景下學生對于事物的看法不同即價值觀的差異,因而在排球的傳播與推廣過程中要盡力提高排球教練的綜合能力,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避免摩擦,從而產生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