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文 劉津寧 付金 趙伊東


2018年10月24日,北京市朝陽區自然之友環境研究所訴北京都市芳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北京九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固體廢物污染責任糾紛一案在北京四中院公開宣判。法院一審判決確認兩被告對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東小口鎮都市芳園小區內人工湖實施的改造綠化行為,并對上述經改造綠化的環境負有維護義務,不得在該區域內實施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行為,同時駁回原告“自然之友”其他訴訟請求。
該案系北京市首例由公益組織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原告請求依法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在涉案湖泊區域的施工作業,不得繼續傾倒渣土等固體廢物,不得繼續破壞原有生態,并賠償自涉案湖泊區域植物群落、濕地生態受到損害至恢復原狀態期間的服務功能損失費,以用于北京市昌平區濕地保護等公益事業。法院公告了本案受理情況。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北京環鳴律師事務所支持起訴。
法院經審理認為,對涉案湖區改造活動的價值判斷應當以改造完成之后改造對象的生態服務價值為標準。原環境資源部環境規劃院環境風險及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作出的鑒定評估報告中明確載明,改造后評估區已采取恢復措施的服務價值超出了受損害的服務價值,不需要再采取其他生態恢復措施,因此涉案湖區在改造完成時已符合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要求。同時,根據有關行政機關提供證據表明,被告的填湖綠化行為未違反法律法規禁止性規定,其改造結果有益于消除隱患、改善環境,無需承擔民事責任。故綜合本案審理情況,北京四中院依法作出如上判決。
宣判結束后,原告未明確表示是否提起上訴。被告表示接受判決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