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雋

2001年開始,林丹走上國際賽場上的舞臺,初露鋒芒。不過,自從國際羽壇回歸15分制之后,在2002年下半年開始,他有長達8個多月的時間,幾乎都是第一輪就被人斬落馬下。
那時,有人給林丹起了個綽號叫“林一輪”。在林丹的自傳里,他曾描述這個綽號帶給自己的心理壓力:“我的心態開始失衡,不僅懷疑自己,而且有點害怕比賽。怎么第一輪就輸了呢?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我有點想不通。”
直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豪情滿懷的林丹仍然沒逃過第一輪的魔咒,匆匆回家。“林一輪”的叫號達到頂峰,對血氣方剛的林丹來說,是警醒,是鞭策。
后來的故事眾人皆知:林丹開始爆發,從北京到倫敦的兩屆奧運會,他成為國際羽壇最驕傲的王者,有著一連串屬于自己的紀錄,無人能敵。那是他的時代,毫無爭議。他嘗過所有羽毛球賽事冠軍的滋味,而且是兩遍。“雙圈大滿貫”,羽壇為他發明了這樣一個詞。
來到2018年,距離雅典奧運會已過去了14年,當年帶著橄欖枝的奪冠少年陶菲克已隱退江湖多年,林丹的師兄夏煊澤早已成為中國隊單打組的教練。林丹也成了35歲的老將,職業生涯第一個制高點北京奧運會一晃已十年。
看看2018賽季林丹走過的路,用“慘”字形容一點不夸張。今年一共參加18站比賽,有9次倒在了第一輪: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兩站大師賽、亞錦賽、美國公開賽、印尼公開賽、常州公開賽、法國公開賽、福州公開賽以及香港公開賽。“一輪游”達到了半數。
此外,德國賽0比2輸給伍家朗止步八強,7月的馬來西亞公開賽止步次輪,世錦賽輸給石宇奇止步16強,日本公開賽止步八強,韓國公開賽第二輪1比2負于西本拳太止步16強,丹麥賽第二輪輸給了斯里坎特。

有高光時刻嗎?也有,新西蘭低級別賽事的冠軍成為林丹今年在公開賽的唯一收獲。亞運會男子團體的冠軍名冊上有林丹的名字,不過他位列隊中三號男單,躺著拿到了冠軍。
如今,雖然無人忍心喊出“林一輪”,但成績有些慘不忍睹。這是林丹17年來最落魄的一年。光環褪去,林丹顯示出“廉頗老矣”的疲態。人們一次次給他的職業生涯倒計時,林丹卻毫無退意:“我要破釜沉舟,為了自己的第五屆奧運會。”
2018年的冬天是林丹經歷和仍將面對的一個無比殘酷的寒冬。帶著9次“一輪游”的苦果,再心氣高的人恐怕也會自我懷疑。這條自己選擇的路該怎么走下去,索性放棄,還是執拗地堅持到底。
如果以現在的狀態作為考核,林丹想去東京奧運會的可能非常渺茫。石宇奇風頭正勁,是隊伍中著力培養的選手;諶龍經歷短暫波折和起伏,仍在找尋著各種辦法。在這場“三選二”的競爭中,35歲的林丹成了最弱的一個。
還有什么辦法?如果有,就不會吞下9次一輪游的苦果。
平心而論,現在林丹的慘境不是懈怠造成的,也不是過于分散精力。原因很簡單,身體機能退化,一打到第三盤,吃虧的永遠是林丹。這是誰都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現在的林丹跑動不如從前了,也沒有了過去的大力扣殺。
在日本、福州和香港幾站比賽中,與日本當紅小生桃田賢斗的對決中,看得出林丹是多么想贏下對手,也看得出他有些力不從心。他堅定地搶下開局,為自己爭得主動,但第三盤,桃田依舊體力充沛,林丹已今非昔比。他沒有后場大力扣殺,跑動不那么積極了,起跳更是有心無力,失利在所難免。
當然,人們依舊可以歌頌林丹的體育精神,他的渴望,他的堅韌。但這不是林丹想要的。如果競技賽場上只剩下體育精神可以歌頌,那也許說明他的競技實力已上不了臺面。他是兩枚奧運金牌和無數驕傲紀錄的擁有者,世界羽壇萬人敬仰的神話級人物。如今,怎奈歲月無情。
2018年歲尾已至,轉眼就是2019賽季,關乎奧運積分的關鍵一年。林丹在這個冬天還能實現超級蛻變嗎?還會有“靈丹妙藥”讓他回春嗎?他還會堅定不移、斗志昂揚地沖向東京嗎?沒有人知道答案,也沒有人能真正體會英雄遲暮這四個字背后的含義。
11月1日的NBA賽場,“玫瑰”德里克·羅斯拿下50分后潸然落淚,讓世界動容。誰能想到,經歷過無數傷病,甚至開始接受替補角色的羅斯,還能夠再次刷新生涯新高,甚至拿到第一個50分?
看到羅斯,不免想到林丹。
誰都不愿意承認自己老了,技不如人,那些曾經高高在上的王者更不愿意面對。大多時候,他們會選擇體面退役,甚至激流勇退,連“憐惜”的機會都不給球迷半點。
唯獨林丹仍在倔強地堅持著,想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資格爭取足夠的積分,再一次站上奧運的賽場。現在看,除非林丹能像羅斯那樣,用搏命的態度拿下50分,讓全世界為我驕傲。

林丹仍在倔強地堅持著,想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資格爭取足夠的積分,再一次站上奧運的賽場。
林丹和羅斯看似是兩個不同世界、沒有辦法做比較的運動員,但仔細回看他們的軌跡,竟有些許相似。他們都曾是超級巨星,都讓各自的球迷為之傾倒和側目,都有著別人羨慕的才華和天賦,也同樣經歷著下沉,從云間到凡間,從凡間到泥土。
羅斯經歷了一次次手術的折磨,而林丹的下沉方式就如他在2018賽季9次“一輪游”的表現一樣,每次都覺得該觸底反彈了,可每次等待他的還是無窮的深淵。
林丹沒有羅斯那么悲壯,膝蓋十字韌帶經歷5次傷痕累累的手術,但沒有傷病的林丹就如過去8年里被困住的羅斯一樣,只能看著別人風光,看著別人耀武揚威,看著別人搶走江山,看著一個個不知名的小卒從自己身上踏過,可想而知他內心的痛有多深。
羅斯回來了,單場50分,讓他哭得氣壯山河,看過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不管他在隨后的征程還會繼續神勇亦或僅是靈光一現,似乎都不再重要。他已經用一場命運閃回般的表現為過去8年所承受的一切去宣泄,去證明,這足夠了。
林丹還會回來嗎?他還會用一場酣暢淋漓、一個實至名歸的冠軍證明自己在逆襲奔跑嗎?他還會打破外界所有質疑和猜測,書寫人間的奇跡嗎?他會第五次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上,完成心中不曾降低的使命嗎?
恐怕林丹都未必知道答案,人們只有等待。超級明星就是超級明星,他們的天賦和個性都與凡人不同。羅斯做到了,現在看林丹的了。
“每天你都要面對這些東西。每個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都有結束的那一天。我不希望把有限的職業生涯浪費掉”,林丹心如明鏡。
“對我來講,求勝欲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這一點的話,我也不會再回到賽場上,去陪他們玩兒。”看得出,盡管被外界一次次唱衰,一次次困于四面楚歌中,林丹還想走到底,看看究竟會是什么樣的故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