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寫作歷來是學生的弱項,高職的寫作教學普遍多為應付考試,以背誦模板作為良方,令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情緒。新托福考試的改革,為高校英語教學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聚焦綜合寫作部分,總結其特點并討論其對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啟示。
【關鍵詞】綜合寫作;還原信息;溝通
【作者簡介】顧寧一(1984.03-),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口譯方向),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英語講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學。
一、引語
聽說讀寫是語言的四大技能,學習者不能根據喜好自行偏廢。自高校英語教學改革開始,對學生聽力和口語能力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形之下,閱讀和作文的教學投入明顯不足,或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者的認知偏差所致,認為課堂教學應向聽力和口語傾斜,原因一是聽與說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溝通能力,進而會影響社交;另外,課堂中聽力與口語設置使學生感到輕松,可以化解課堂的沉悶,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第三,高職學生基礎弱,而寫作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需要長期積累,短時間無法突破。
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方面的困難是英語寫作經驗不足造成的。長期對寫作的不重視,認為依靠背誦范文或模板就可以考試過關的學生們,即使考應試技巧通過大學階段的英語能力考試,還是會在踏上社會后因英語綜合能力薄弱而深受其苦-當投遞簡歷,進行英語面試時;當收到Email,需要根據細節與他人進行確認或溝通時;當自己身處異鄉,遇到糟糕的服務態度,自己的訴求無法得到滿足,需要寫投訴信時,就產生“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無奈了。
眾所周知,寫作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生活中聽說讀寫作為溝通的基本要件,是并駕齊驅的。教育者亟需調整策略,借鑒和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案,逐步擺脫應試教學,以學生溝通能力的提升為英語寫作課的第一要義。
二、新托福綜合寫作亮點總結
托福考試的參與群體多為有計劃赴英語國家深造的年輕學子們,考試以英語表達能力作為考察內容,評測學生是否可以在英語環境里有效學習的能力。與中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不同,托福考試不是詞匯語法等模塊的簡單拼湊,而是多維度考察學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對信息的整理歸納和邏輯思考能力。因而其對高校的英語寫作教學有指導意義。筆者試以新托福考試的綜合寫作為例,分析其創新點,并試論高職英語寫作課得到的啟發及教學策略的調整方案。
新托福考試的綜合寫作試題由兩部分組成:一篇250-300字的學術話題的閱讀文章,一篇1-2分鐘長的同樣話題的聽力文章。閱讀文章和聽力文章的內容相互聯系,不過聽力文章并不是對閱讀文章的簡單重復。考生可以在讀和聽這些文章時記筆記,然后就這兩段文章之間的關系寫出100-200字的作文。
亮點1:考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綜合寫作將聽、讀、寫三者巧妙匯合在一起,比起以往課堂上英語技能單獨訓練的方法更貼近生活常態,更能體現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的能力。撇開學生的寫作水平不說,閱讀和聽力這兩項“輸入”技能的加入是為了考察學生是否能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抓住關鍵詞理解文章大意。將寫作建立在“聽懂”和“看懂”的基礎上,使老師和學生都能認識到英語技能相輔相成,加大對英語“輸入”——即聽力和閱讀的投入力度,由此促進學生的英語寫作,解決了學生“想提升寫作又沒有頭緒”的難題。
反觀傳統英語能力測試的寫作,無一例外都是命題作文,學生通過背誦強記作文模板和句子結構,老師也往往忽略閱讀和聽力對寫作能力的提升作用,而僅把閱讀和聽力當成考試的內容,循環反復,學生只能疲于應付。再說教材,出于應試的需要,英語課本中針對聽說讀寫的單項訓練隨處可見,提升英語綜合能力的課堂活動或教學設置卻鮮有耳聞。事實是,語言這一涉及感官思維的交流工具,其運用能力的培養是需要同時調集感官和思維的,聽、說、讀和寫是不能分開的。新托福的綜合能力寫作通過模擬大學課堂場景,測評考生對信息的篩選、理解、思辨和記憶能力,即考察學生是否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來支撐其思維和學習。這個思路值得教育者借鑒。
亮點2:偏重信息的還原而非寫作本身。通常寫作測試以考生的寫作能力作為考量目標,導致基礎薄弱、詞匯和語法水平低下的學生對寫作失去信心,消極應對。學生常常把“背模板”或“背句式”作為通過寫作測試的通關秘籍,這無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寫作水平的提高。
綜合寫作要求考生把閱讀和聽力的關鍵信息記下并進行比對,考生不需要發表個人觀點。評分的標準在于考生能否全面準確地敘述原材料或聽力的主要觀點。語法、詞匯的精確和表達的貼切并不是測評的重點。學生進行寫作時有原文的詞匯句式為依托,可謂寫有所依,只需注重要點的完整及邏輯的縝密。綜合寫作以評價學生還原事實的能力為主要目的,考生通過平時的練習掌握列舉事實的主要結構,到時只需將“接收”到的信息填充進去,寫作的難度降低,對提升學生寫作的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三、對高職寫作教學的啟發
英語寫作歷來都要求詞匯、語法和邏輯的綜合應用,因而高職學生對英語寫作望而生畏由來已久。新托福考試的綜合寫作注重考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其測試方法新穎獨特,如果參考得當,可以成為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一劑強心針。之所以說“參考”,是因為高職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薄弱,與參加出國考試的考生水平相去甚遠,如果照搬托福考試的題型和內容,只會適得其反。參考新托福考試綜合寫作的目的,是為給老師提供英語寫作教學的新思路、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激勵學生多積累,即多聽多讀多表達。
1.借鑒形式而非內容。作為老師,都明白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高職教育主要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根本。考慮到新托福考試綜合寫作的材料通常都大都涉及學術,與高職學生的認知水平不符,老師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不妨采納托福綜合寫作的形式,即聽讀并舉,結合聽力和閱讀進行寫作練習,使三方面能力同時得到鍛煉和提升;而內容方面則需要進行調整,老師可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筆者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在電影資源中挖掘、截取片段作為聽力材料,收到不錯的反饋。首先,電影題材廣泛,選擇面廣;其次,借助畫面學生對情節可以有更準確的把握。在播放電影片段后,要求學生通過寫作復述電影情節或閱讀有關電影故事的文章,之后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見解,都是融合了多項英語技能的寫作練習方式。借助電影進行大量聽力和語言表達的練習,看似漫無目的,實則是寓教于樂、寓教于“賞”。正因為學生對電影的投入和興趣,聽力和閱讀的訓練才實現有效的產出。
2.借鑒評價標準。新托福考試綜合寫作的標準在于是否能用清晰的邏輯完整重現原文的大意,而詞匯、語法等并不是評判一篇文章好壞的關鍵因素。這一評分方式是值得提倡的。原因有二:首先,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高職學生詞匯和語法普遍處于較低水平,如果要求他們寫出一篇措辭優美、語法無誤的文章,無異于一步登天。老師首先應該以培養學生敢于甚至樂于用英語表達作為寫作教學的基本指導原則。在寫作時,鼓勵學生用簡單的詞匯和句式敘事,以完整準確傳達大意為宗旨。待學生可以用簡單英語表達個人觀點或一件事的來龍去脈后,再提升其措辭等能力,這是根據學生的水平而量身定制的方案。其次,學生就業以后,遇到有與他人英語溝通的場合,無論口頭還是書面表達,都是以“簡單、清晰”為目標的。盡管學生的英語能力有限,會常常出現詞不達意的狀況,只要他們抓住關鍵點、說話和行文有邏輯,就可實現順暢交流。
四、結語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而長期以來,高職的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幾乎放棄了對學生寫作的訓練和指導,而學生也因寫作需要長期積累而望而生畏。新托福綜合寫作以新穎的題型為高職英語寫作的教學思路提供了“新鮮血液”。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應以大學英語能力測試的通過為教學目標,而應轉換思路,以培養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為準繩。
參考文獻:
[1]張在新.我國英語寫作教學中的主要問題[J].外語與教學與研究, 1995(4):43-50.
[2]張洪偉,戴云,許旭.Deborah Philips. LONGMAN PREPRATION COURSE FOR THE TOEFL TEST[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237.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教程教學要求[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