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隨著英語運用的地區、行業和領域越來越廣泛,我國教育愈加重視英語教學,在多個教育階段均開設有英語課程。英語是一門特殊的語言類學科,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詞匯是構成英語語言的基本元素,在跨文化交際下開展詞匯教學是必然的,也是升華教學效果的關鍵。筆者以跨文化交際下的英語詞匯教學為試論對象,并提出一些恰當對策。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英語詞匯教學
【作者簡介】邵靜,中共北京市延慶區委黨校。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際,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要想進行更好的交流,掌握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要高度重視和格外關注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以基礎的詞匯為切入點,讓詞匯變得生動、鮮活起來,幫助他們了解詞匯背后的深刻內涵,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推動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一、應用詞源分析方法,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英語語言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知識內容復雜繁多,詞匯是最基本的一部分,同漢語一樣,不少詞匯都有自己的典故或趣味小故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可通過詞源分析法的運用為學生講解詞匯的來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深刻記憶詞匯的意思,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文化意識,為跨文化交際做鋪墊。比如: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針對這一習語的理解,學生會產生疑問:為什么在英語中形容人的力氣大不用“ox”而用“horse”呢?結合詞匯來源,發現當英國處于農業社會時,農夫主要用馬來農耕和拉貨,我國農民則主要用牛來干農活,追根溯源就很容易理解該習語的意思。又如:Shylock指的是不擇手段、追求錢財、殘忍、貪婪的守財奴,來源于莎士比亞經典名著《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嗇鬼;an Uncle Tom是逆來順受的意思,尤其指黑人,甘愿忍受痛苦與侮辱,在行動與思想上絕不反抗,該詞匯來源于斯托夫人著名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如此,在學習這類典故類詞匯時,學生應該建議教師詳細講解典故背景和詞匯來源,涉及人物的典故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且進行角色扮演或人物點評,營造活躍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推動文化意識的形成。
二、善于利用英語俗語,透徹理解詞匯含義
詞匯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既是基礎,又是難點,在跨文化交際下的英語詞匯教學中,能夠為詞匯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煥發他們學習詞匯的興趣,產生更好的效果。在現行的各級英語教材中,均多次出現一些常用的習語好俗語,學生可提議教師結合相關的文化背景展開教學,以此帶來特殊的學習體驗,有助于透徹理解和深刻掌握詞匯含義。諸如常見的英語俗語有pull ones leg(開某人的玩笑),all ears(洗耳恭聽),a wet blanket(讓人掃興的事或人),a piece of cake(小事一樁、小菜一碟)等。假如純粹依靠記憶很有記清這些俗語的含義,結合相應的文化背景就顯得容易記憶。如:“pull ones leg”是一個十分古老的習語,講的是之前賊一般都是兩人合伙行動的,一個用手杖將人絆倒,另一個則趁機撲過去將財物搶走;“a wet blanket”這一俗語講的是古時候發生火災時,人們用濕毯子滅火的方法。又如,以“lion”為例,學生結合文學作品、動畫、圖片等信息,將英漢兩種語言體系下“lion”的不同含義呈現出來。西方神話中lion是百獸之王,英語中象征著雄壯威武,所以英國的別稱就是“the British Lion”;漢語中老虎則是百獸之王,象征著威嚴、兇猛和勇敢,像如虎添翼、龍騰虎躍、虎虎生威等。
三、適當補充課外知識,了解中英文化差異
針對英語詞匯教學而言,要想更有效的落實跨文化交際,僅僅依靠講解教材中的詞匯是遠遠不足的。在日常詞匯教學中,學生需提議教師不能純粹的詞匯而展開教學,要實時滲透與聯系跨文化交際,融入更多的英語文化背景信息,有助于學習者更加準確、全面的掌握部分重要詞匯的用法及含義,并了解中英文化之間的差異,借此改善自身的跨文化交際水平。例如:“old(老)”這一詞匯,漢語中通常將“老”當作敬語,英語中則有“無用”的意思,所以說英語的人不喜歡被別人乘坐“old”,而是運用委婉語“senior”。“dog”在英語中通常當作一個褒義詞使用,像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愛屋及烏);lucky dog(幸運兒)。但是“狗”在漢語中一般在貶義語境中出現,像狗尾續貂、狗頭軍師、掛羊頭賣狗肉等。而“dragon(龍)”,在中國人心中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古老圖騰,通常在褒義語境中出現,像龍馬精神、飛龍在天、鯉魚跳龍門等。不過美國人與英國人則認為龍是一種兇殘、暴虐的動物,有著恐懼與厭惡之情。這樣適當補充一些教材之外的內容,既能夠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還可以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英語文化背景,有利于對中英文化差異的了解和認知。
四、總結
學生在英語語言學習生涯中,將會接觸到大量的詞匯,學生既需要學習這些詞匯的具體用法與基本含義,更應該了解和研究詞匯背后的文化信息,實現跨文化交際教學,最終全面、透徹的理解詞匯,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永慧.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滲透[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8,8(06):51-52.
[2]張葉.跨文化交際意識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5):33.
[3]彭春菊.跨文化交際背景下英語對漢語詞匯的影響[J].語文建設, 2017(0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