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與學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學中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情感和態度,努力實踐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實施深度教學,落實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杜=蚋咧杏⒄Z》Task板塊可以設計成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活動課。筆者以主題為引領,創設有意義的情境依托多種題材和類型的語篇,發展語言技能,運用學習策略,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 真實式語境;整合式教學;啟發式教學
【作者簡介】沈浩蕓,南京市行知實驗中學。
一、課堂設計的背景
在2017年新課程標準中,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目標,這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學科層面的重要體現?!杜=蚋咧杏⒄Z》Task板塊可以設計成同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活動課。但是在英語課堂中,因為課時緊等原因這個課型常常受到忽略并沒有認真仔細地研究如何怎樣切實有效地運用到課堂中去,而是走馬觀花,勾畫重點甚至直接跳過到其它環節。筆者認為這部分內容可以在不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的前提下,以主題為引領,創設有意義的情境依托多種題材和類型的語篇,使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發展語言技能,運用學習策略,突出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課堂教學架構的設計和反思
1.變虛構式語境為真實式語境。語境,就是言語活動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處的境界,是語言賴以生存的環境。在一定的語境中,交際者通過語言學習或實踐,培養語感,獲得知識,形成并發展自己的素養。
本課筆者用南京馬拉松比賽導入,創設了學生現實生活中的語境,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有感而發,參與積極性極大地提高。閱讀之后,筆者讓同學們比較一下中國和日本的健康生活方式的異同點和自己的喜好。學生們在圖片和報道的信息刺激下反應明顯,津津樂道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也將自己看到的見聞和大家分享。歐美國家的健康生活方式也是本課拓展的一個方面:筆者將健康視頻改編成視頻記錄的材料,學生邊聽邊記錄要點,仿佛是采集西方健康生活方式的資料調查員?!罢{查員”們經過分析和總結,優化自己的方案,展示給大家,參與健康大使的評選。因為這節課授課時間正好是在學校開體育運動會前夕,筆者展示了運動員們的訓練場面,安排了采訪運動員的小環節。整節課的真實情境感很明顯,學生樂于參與,配合默契。
2.變碎片化教學為整合式教學。指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教學應以主題意義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整合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知識和學習策略等學習內容,創設具有關聯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學習活動。整合的英語學習即學生在主題意義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促進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技能的發展、文化內涵的理解、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等。
本課的內容主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所有的選材都與此有關:從南京的馬拉松,日本長壽秘訣的報道,西方健康生活的視頻,朋友的健康煩惱到寫郵件都與健康有關。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并掌握健康方面的多種詞匯和表達,通過比較各國的健康生活方式選擇自己理想的模式。整個過程步步遞進,環環相扣,逐步提升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整個教學從學生的自主預習,閱讀語篇,觀看視頻,采訪交流到回信鼓勵都與“速記”的技能訓練有關,概括為“聽寫”(聽錄音速記)、“讀寫”(讀語篇速記)、“看寫”(看視頻速記)和“說寫”(交流速記)。筆者既關注具體技能的訓練,也關注技能的綜合運用,注意到看、聽、說、寫的綜合性結合,既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又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參與學習和體驗語言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反思和再現個人的生活和經歷,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思維能力。
3.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注入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當容器,將現成的知識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的一種教育。這種教學會容易壓抑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啟發式教學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教師通過點撥或啟發,讓學生觀察語言現象,自己發現語言規律或學習方法,然后運用規律或方法去實踐。這種教學符合《新課標》所倡導的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本課教學中筆者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的運用:在課前讓學生自主預習“速記”,課上自發總結并分析例句。筆者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后通過聽力訓練展示了“速記”的一些方法,鼓勵學生創新,想出更簡潔的方法;通過材料的閱讀,比較同學的筆記后再讓同學總結;觀看視頻,“速記”要點后筆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較中國和日本之間健康方式和理念的異同點,比較東西方健康方式的異同點;學生交流看法“速記”內容,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這樣,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不管是“速記”的方法上筆者鼓勵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得出結論,再觀察再改進再運用的學習策略,而且在課堂內容的問題設置上注重開放性問題的討論,以形成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要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不斷讓學生積累學習經驗和享受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易仁榮.轉變英語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7).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J].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